返回第155章 非遗美食传承者们  唐人街的厨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哈哈哈哈!随便怎么样,就算愿意当你弟子的人更多好了,只要能把此生所有厨艺传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近藤文大笑起来。

    “是啊,我们做了身为厨师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失去了对料理的敬畏,留此残生,只为了技艺的传承。”小野次郎低眉垂首。

    “那是只有我们才能做到、并且我们不能不做的事。虽然我以蔬菜天妇罗成名,但我也明白海鲜在和式料理中有着何等无法取代的地位。

    “如今寿司、拉面在海外都十分流行,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这是一代代料理人全力以赴获得的成果。

    “若是任由那些资本家和政客胡来,这一切都将如梦幻泡影,就连和式料理本身都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

    近藤文想起当年内阁和东电公司不顾国内外反对一意孤行的无耻嘴脸,又义愤填膺起来。

    “我知道,我知道,所以当初渔业协会会长找到我帮忙时,我才会答应下来。但无论我们做的事有什么样的正当理由,我们违背了身为料理人的原则这件事都没有改变。我现在只是在静静地等待人生结束的过程中,想尽可能再多为和式料理留下一些烙印罢了……”

    ……

    “我们不只是在烹饪,更是在留下烙印。

    “每一盘菜,都是一道烙印,是在食客们心中的烙印,也是为中华美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烙印。

    “烙印越多,美食的传承就越深刻,我们耗费一生心血钻研的这一切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热气腾腾的厨房中,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对周围一众厨师们教导道,但他的眼睛没有看向任何一人,而是目光犀利地凝视着面前叠高高的蒸笼。

    【华国烹饪大师、功勋楚菜大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沔阳三蒸第四代传承人,李合鸣。】

    “三蒸九扣十大碗……”

    李合鸣只说了半阙诗,周围的厨师们就立刻大声喊道:

    “不上格子不成席!”

    李合鸣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蒸菜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湖北沔阳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其中便有陶甑。

    “陶甑是已知最早的蒸菜用厨具,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早对蒸汽的开发利用,根据考证,沔阳陶甑的年代为公元前四千余年。

    “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同样发现过公元前四千年左右的陶甑。

    “换言之,在距今六千年前,华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蒸’,这甚至比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岁月还要更久远!

    “沔阳三蒸,便是中华蒸菜的代表之作!”

    老人说完这句话,动作干净利落地取下一屉蒸笼,打开后,一股香气立刻蒸腾开来。

    蒸笼里,鲜嫩的菜心包围中,一片片酒红色的猪五花层层叠叠,每一片肉的缝隙中都能看到鱼子大小的熟米粉粒,配合五香气息,令人不由得食指大动,就连四周那些跟随李大师学习多年的厨师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李合鸣手指在出笼的粉蒸肉上方搓了搓,撒上一抹葱花:

    “使用了米粉的米糊菜最早可以考证到南朝梁国,粉蒸这种技法便是由之发展而来。现代粉蒸肉的雏形出现于明朝,之后在清代被《随园食单》所记载,并进一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粉蒸菜式,于是才有了后世无菜不蒸的沔阳三蒸!

    “虽说能做好粉蒸肉,就足以在街头巷尾开个饭馆自力更生了,但你们作为我李合鸣的弟子,每个人都至少要能做出一百种不同的蒸菜才行!”

    老人的话掷地有声,周围的厨师们也都立刻齐声大喊道:“是,师傅!”

    ……

    “除了陈麻婆之外的那些所谓‘麻婆豆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