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新社交”思想的诞生  中信十年经典-名企传记(套装共9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新社交”思想的诞生

    清晨5点。

    查尔斯河上这段4英里 长的水域千回百转、蜿蜒曲折,水面平静荒凉,河水呈蓝绿色。水域的一侧是拱形的石桥——约翰·W.威克斯桥,另一侧是多车道的混凝土桥——马萨诸塞大街桥。灰蒙蒙的大雾笼罩着这片寒冷的水面,雾又厚又低,空气湿度也很高,让人难以分清水面与天空的距离。

    时间仿佛被冻住了,只听见远处传来了极其轻微的声音:一双刀状的船桨熟练地拍打在寒冷的水面上,船桨在蓝绿色的水中旋转后推,将力学与美感完美复杂地结合起来。

    一秒后,一艘双人赛艇从威克斯桥的倒影中划了出来,细长的船体从蜿蜒的河流中间驶过,就像镶有钻石边的刀片划过玻璃窗一样。小船行驶得十分平稳,仿佛成了河流的一部分,它前行的动作非常轻巧,水面上几乎都没有泛起波纹。

    这两个年轻人优雅地划着这艘赛艇,船桨以完美的节奏划过查尔斯湖面,从赛艇平稳经过水流的方式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个年轻人的技术非常娴熟,他们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不仅是因为勤于练习。

    从岸边望去,这两名划手看上去更像是机器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都有着浅褐色的浓密头发和美国人轮廓分明的面部特征,体形也几近完美。他们的肌肉从灰色的哈佛队服中凸起,他们的体形修长,身体灵活,肯定有1米98那么高。除了他们所表现出的共同点之外,更令人过目不忘的还要数他们那两双有穿透力的蓝色眼睛和那两张神色坚定的偶像脸庞。

    文克莱沃斯兄弟是一对同卵双胞胎——就像一本杂志翻开的两页纸一样。泰勒·文克莱沃斯坐在前头,他惯用右手,在两兄弟中,他的逻辑思维更强,做事更认真严谨。卡梅伦·文克莱沃斯坐在尾部,他惯用左手,在两兄弟中,他更富有创造力和艺术细胞。

    然而在此刻,他们的性格完美互补。划行时,他们根本没有说话,没有以口头方式或其他方式交流,只是轻松自如地划着赛艇,顺着查尔斯河而下。他们的注意力超乎常人,因为他们多年来都在跟随多个不同的哈佛教练学习。在此之前,他们还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学习过,那里也是他们长大的地方。在很多方面,他们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作为大四学生,他们正在为加入奥运会赛艇队而努力训练。在哈佛,他们是最优秀的赛艇运动员。他们获得过美国大三学生赛艇比赛的冠军,还曾带领“深红队”取得了无数次团体比赛的胜利。目前,他们在常春藤联盟的赛艇类项目中排名第一。

    这些荣誉并不会影响文克莱沃斯兄弟,他们只想在冰冷的水面上划赛艇。从4岁起,他们就在查尔斯河上的这两座桥之间来回划行。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们还会安静地在水上划着桨,直到筋疲力尽,直到校园重拾生机,直到金丝带般的阳光冲破层层灰色雾霭为止。

    三个小时后,文克莱沃斯兄弟来到福兹海默楼食堂后部的一个角落里,在一张磨旧了的长桌前停了下来。泰勒一屁股坐在了紧挨卡梅伦的椅子上,但他仿佛还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食堂十分现代化,空间宽敞,光线充足,天花板很高。长方形的食堂内陈列着12张长桌,许多桌子边都挤满了学生,因为现在正是早餐时间。

    福兹海默楼是最新的哈佛本科生宿舍楼——对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校园来说,“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它也是最大的本科生宿舍楼,楼里住着大约150名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只有大一新生住在哈佛校园内,在大一即将结束时,学生们会参加一个抽签仪式,以决定他们今后将在哪里度过他们余下的哈佛生涯。但福兹海默楼并不是学生的首选,它位于拉德克利夫四方院的中心,四方院周围是一大片草地,坐落在一个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