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城下的战斗,持续到第三天时,城中守军郑芝豹,终于接到郑芝龙派人送来的撤退消息。
“真是太好了,我三哥可有说何时前来接应我们出海?”三天的战斗下来,城中守军伤亡已经达到七千余人,这对仅仅两万守军的松江城来,每天起来心头都是笼罩着一片阴影。
“回禀将军,大将军说今日准备一天,明日凌晨撤退。”送信之人是郑鸿逵派来的,此刻松江三面被围,也就水门这条路属于畅通状态。
“你回去转告我三哥,明日四更时分,我率城中将士在水门等候,请他务必准时接应。”郑芝豹也算是郑家的异类,他虽然能文能武,但却不好战,一向主张和平共处的处事方针。
“小的告退。”信使恭敬道。
“弟兄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靖海公已经决定放弃松江府,咱们只要坚守住今天,就可以回家了。”信使从水门出去后,郑芝豹便向城头的守军传达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城头的守军大多数都是江浙子弟,对于这种自己打自己人的战斗,他们早就心存厌倦了。
要不是郑芝豹的亲兵以及领兵的将领督战,他们早就想扔下武器,各自逃难去。
信使乘坐的船只从江面上进出松江一幕,自是没有瞒过一直在监视郑鸿逵所部的火炮营和铁骑营。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送到公孙翊的大帐。
“根据咱们探子回报的消息,朱由崧已经率六部阁臣退出了临安府。”
“郑芝龙进爵钱塘王,但他在临安府并没有积极备战,而是在大肆劫掠临安百姓。”
“综合这两点来看,无论是朱由崧,还是郑芝龙,只怕都已经打算放弃江浙。”
大帐内的公孙翊看着手中刚刚送来的情报,寻思之下,遂做出了分析。
“传令护漕军的容坦、沈华将军,让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大张旗鼓向临安府行军,若是抵达临安之时,郑芝龙未走,就围城不打,等候我部会师攻城。”
“若郑芝龙逃跑,那就顺势进入临安,然后向周边的绍兴、处州、金华、宁波各州府发出劝降令,让各地州府将领前往临安投降,逾期不至,视为谋逆。”
顾炎武在书写,待写完之后,立刻封存,命快马送往护漕军军中。
“看来松江的敌人也要跑了。”在接到郝摇旗派人送来的消息时,公孙翊再一次坐实,郑芝龙有逃跑的迹象。
“传令,火器营立刻出击,向城头发起进攻,给城中的敌兵施加压力。”
“传令,火炮营从现在起,严密封锁江面,一艘舢板都不许进入江面,凡是所见船只,一律击沉。”
“传令,铁骑营留下五千人在港口协助火炮营作战,班达海、党守素率军撤回,准备参与松江城下之战。”
公孙翊的一道道命令发出去,各营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咱们海军部战船是不是已经到了崇明?”公孙翊看向陈子龙问道。
“前天海军部五百艘战船,两万将士已经抵达崇明,距离松江港已经不足半天路程。”这消息是陈子龙经手的,他自是记得清楚。
“很好,派人立刻通知陈近南、张名振,在崇明入海口严阵以待,一旦发现郑家的水师船只,立即开炮,但切记不可贸然追击。”
公孙翊之所以这么嘱咐,还是因为担心刚刚建立的海军,不是郑家水师的对手。
“我立刻去办。”陈子龙躬身道。
一个上午护国军都在调动,正午刚好,吃饱喝足的护国军各营将士,开始向松江发起攻势。
首先是铁骑营的两万五千精骑,分成十几个方队,在战鼓号角声中,对城头的守军发动了奔射。
“嗖嗖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