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大明之军如何?  回到明朝做仁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应该算是一次正儿八经的奏对了,很难说啊!    实话实说?    大明的军队拉胯,基本已经处于一个残废的地步,各地方军备荒废,吃空饷的事情常有发生。    各地军用物资和军饷被贪污严重,底层军户生不如死,形如奴隶。    各地官员疯狂喝兵血、层层盘剥,逃户日益增多、逃民日益增多。    各边镇也已经没落到了崩溃的边缘。    朝廷已经没有能打仗的军队了。无论是在西南,还是在西北,又或只在辽东,全都是如此。    东南半壁江山,居然让倭寇闹了一个天翻地覆!    北方,让人家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    大明的军队还叫军队吗?    如果不是出了一个戚继光,如果不是有自己,如果不是有刘显,大明还有什么?    可是这话怎么说?    没法说啊!    别说没法说,也没人敢说。谁都知道朝廷的军户制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改,迟早拖着大明一起死。    改革的办法有吗?    有啊!募兵制啊!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考虑旧的官僚体系怎么安置?    趴在军户身上吸血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    世袭的勋贵!世袭的军官!    别说其他人,戚继光、自己也全都是世袭军官出身,想要废掉军户制,就把自己这些人废掉。    千万军户、衣食所系,皇帝你怎么也要考虑一下吧?    这是什么难度?    嘉靖的时候弄得了吗?    弄不了啊!    只能想一个别的办法,单独拿一笔钱出来招募士兵,这就是戚家军的来历。    可是想要长期维持,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钱呢?    一方面,养着一群什么都不干、整日欺压军户贪污军饷的军官;另一方面,又要拿一大笔钱去募兵,这叫什么事?    即便是朝廷愿意,钱从哪儿来?    没钱,玩什么?    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别说现在的张居正他们了,严嵩和徐阶都知道,下面的人也都知道,可是能说什么?    千万军户,衣食所系,能做什么?    皇帝问这个问题,俞大猷很难回答。他有什么办法?    有些事情,张居正都搬不动,比如贪污军饷。    张居正支持戚继光,戚继光拍他马屁,结果是什么?    戚家军的军饷能够全额支付。    为什么?    是因为没被贪污?    怎么可能?    就因为你张居正、因为你戚继光,我们就不贪污了?    你想太多了!    人家有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戚继光手下有五万人的编制,但是实际编制只有三万人。三万人的饷银足额发放,剩下两万人的饷银分润掉。    当年因为饷银的事情,自己可没少闹腾、没少被收拾。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饷银从户部出来到出京城,直接会没了三成,只会有七成被划拨下去。    足额到七成,那已经是好事了。拨付到了地方之后,巡抚、按察使、提刑使,大家都得分润一点。    文官分完了,钱到了武将手里,各级统兵的武将、勋贵、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每层都要分润一点。    最后到了当兵的手里面,能有三成,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底层的将官怎么办?    吃空饷呗!    明明只有五百人,我要报五千人,这样才能够我养活手下的兄弟;    打仗的时候,实际出战五百人,名义出战五千人,打了一场仗,战损三千五人。    死战不退,太惨了,打败也不怪我们。我们都已经这么努力拼杀了,我还要为朝廷继续作战、为兄弟们报仇。    批点装备、批点钱,抚恤金你总得给吧?    发财的机会又来了。    当年在东南的时候,俞大猷就是亲眼看见他们这么干的。文武勾结,大家发大财,这是打仗吗?    做生意都没他们这么赚。    看着朱翊钧,俞大猷很想把这些破事都说出来,最后只能在心里面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