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2章 闭环小圈子  重生之我的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82章 闭环小圈子</p>

    陈文又说:“在美国,混得好的华人也有。”</p>

    他讲述了华尔街精英邓欢的情况。</p>

    陈文说道:“像这个顶级精英的事迹,该不该拍电影,这事值得斟酌。我认为邓欢是特例,10万个留学生也出不来一个这样的天才。反倒是被偷、被抢、被打、被杀的留学生,恐怕百八十个里头能有十好几个。”</p>

    郑小龙说:“在美国拍电影,很贵的,比电视剧还要贵。”</p>

    陈文问:“你预算多少?”</p>

    郑小龙回答:“按中小制作来算,两百万美刀起步。”</p>

    陈文笑道:“我投资一百万美刀,等咱们电视剧播出后,你们试着拉赞助,能拉多少拉多少,不够数额我再追投。”</p>

    两个导演乐呵呵的。</p>

    陈文叮嘱:“这次拍电影,票房可必须想办法落实,这一块我不懂,看你们二位了。”</p>

    其实陈文压根不在乎电影能不能赚钱,他是存心拍一部恶心美国佬的电影,顺带教育一下国内那些崇洋媚外的人。</p>

    美国人民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陈文是不打算让两位导演去拍的。</p>

    电影的事定下来,三人商量演员阵容。</p>

    陈文直接给了指导意见。</p>

    第一,不请成名演员,节省成本。</p>

    第二,用新人,上戏、中戏和北影七个女生担任主角配角。</p>

    第三,《在纽约》剧组原班人马,除女演员和男主角姜大文以外,其余演员全部到电影里担任配角,大李的扮演者高国华担任男配。</p>

    第四,影片必须快节奏,绝不拖泥带水,争取在100分钟时间里讲述30个故事,把7个女孩当中的5个人演死,另外两人的人生也废掉。</p>

    核心一条:我们不制作悲剧,我们只做悲惨事件的搬运工。</p>

    陈文重生快两年了,深刻认识到90年代初期人们对文艺作品的审美情调,大伙爱看的就是遗憾和不完美,这个年代大量影视剧和结局是悲剧剧情。</p>

    谈妥了电影,两位导演答应在完成电视剧后期制作之后,立刻写电影剧本。</p>

    想着晚上要和王大佬吃饭,陈文问了一件事:“你们知道帝都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是怎么个概念不?”</p>

    郑、冯是帝都圈子的老油条,对各机构贼熟。</p>

    郑小龙打了个比方,帝都音像和帝都电视台的关系,就如同国际艺术中心和央妈。</p>

    帝都音像那个圈子,聚集了一帮很资深的帝都电视剧人。</p>

    比如1993年,帝都音像发行的5部电视剧,有两部的剧本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