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两的位名将的千古奇冤  大唐称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罗府倒是打长安来了客人,而罗逸也是出门相迎。

    这二人都是和罗逸认识的,江夏王李道宗不必多说,而名将张士贵更不必多说,那日里在朝堂关于吐谷浑的“会议”里,罗逸也和这人打过了照面。

    至于他们前来,不算是因为他,很大的原因就是李渊是住在这里。

    那么李道宗显然就是来探望离远点。

    而薛礼和二人见面也算是行礼,毕竟二人都是初唐名将,志在成为大唐武将的老薛显然对二人也是有几分推崇。

    而李道宗看到薛礼明显有几分心有余悸,毕竟二人在皇宫比试过一次,是以他完败告终……

    而罗逸想起他们和老薛在演义里的故事,也算是有些哭笑不得。

    说起李道宗的话,其实有许多的事能说。就好比在贞观十七年,李二设立着名的凌烟阁,将唐初诸多开国功臣都纳入其中,伴随着凌烟阁的评选,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开国名将李道宗没能入选凌烟阁的事情。

    李道宗在唐初可能还没有他在后世的名气大,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看过所谓演义里薛家将的人,都知道李道宗多次设计陷害薛仁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可实际上,李道宗与着名的苏定方一样,都是被小说演义黑化的人,真实历史上李道宗堪称一代贤王。

    武德元年李渊正式称帝,当时李道宗仅仅是一位因亲戚关系而获封的年轻贵族,可次年年仅十七岁的李道宗就上了战场,与李世民一起征讨刘武周。

    面对实力强大的刘武周,宋金刚部,李道宗就提出坚壁清野,利用对方后勤供给问题消灭敌军,这个想法与李世民不谋而合,他们俩人当时都还是很年轻的小伙子,却已经有了这番见识,此后李世民南征北战,在他指挥的开国战役中,李道宗随他一路征战,立下了无数战功。靠着军功晋身,李道宗二十岁就被封为郡王,成为一方的封疆大吏。

    在李唐开国初期,李道宗很少独当一面,更多是跟随李世民一起作战,因此史书关于他这几次大战的具体表现,没有太明显的记录,可后来在《旧唐书》这些典籍中,经常是把他与着名的李孝恭俩人并列在一起,这俩人是除了李世民之外,李唐宗室涌现出来的军事奇才。

    可李道宗过于年轻,因此他真正表现的舞台是在贞观年间,自武德五年开始,李道宗就常年带兵驻守灵州这些边疆重镇,与突厥形成对峙局面,他多次打败来敌入侵,因此李世民在后来对突厥的大决战中,也提拔李道宗,让他与李靖配合一起攻灭西突厥。

    此后李道宗多次在李唐边疆打退敌军,从十七岁正式登上战场,一直到贞观二十一年退隐,李道宗将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战果累累,北破薛延陀,西灭吐谷浑,随后与李积征讨高句丽。

    在贞观后期,李世民也点评朝中名将,他认为李道宗与李积,薛万彻一样,都是当朝最为出色的名将。他与李道宗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甚至亲自为李道宗针灸,由于李孝恭早死,在贞观年得到重用的李唐宗室唯有李道宗一人。这么出色的一员名将,为何没能进入到凌烟阁呢?

    第一点是资历浅。

    在贞观十七年评选的时候,李道宗当时也才刚过四十,他的年纪确实比较小,而李世民当时是准备怀念过去那些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友,因此像一些开国就战死的人,也能进入到名单中。

    李道宗当时虽然有不少战功,可他更多都是随军作战,他在军中威望没有显露出来,我们看到唐朝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李世民虽然没有杀什么功臣,但在贞观灭突厥之后,李唐就很少会用之前那些叱咤风云的名将了。

    比如李靖,尉迟恭这些名将,他们在贞观朝渐渐就淡出了军界舞台,处在半归隐的状态。反而像李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