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懿旨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上前,说明自己疑惑。

    这时董卓好似早就猜到一般,从袖口中拿出一卷绢帛,道:“董太后懿旨,十常侍混乱朝纲,特命大将军董卓除之,恢复伦常,重振汉室!”

    “这......”

    两人又被惊讶了一阵,不过事情倒是好说了,董卓拥有兵权,甚至在洛阳城中都是有着很大的权势,到任的几个月间,他将自己的势力遍布的很是广泛,甚至将司隶校尉架空,城防,巡视都是董卓的势力。

    这样,兵权的问题就不服存在了,再有就是突破口,曹操袁绍两人就是很好的突破口,八校尉各司其职,有着各个方向的守卫工作,若是袁绍和曹操是董卓的人,那就给董卓带兵进宫争取了时间。

    就连最艰难的懿旨董卓都有,至于懿旨的真实性两人没有必要去纠结,因为旨意这种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身为大将军断断没有假传旨意的可能。

    “你二人可效力乎?”董卓高举懿旨,对着两人说道。

    曹操袁绍两人见此,也没有犹豫,齐声道:“愿为汉室赴汤蹈火!”

    “好!”

    董卓一拍桌案,大笑道:“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们。”

    说着,董卓走下来,对着两人说道:“曹操袁绍听令!”

    “末将在!”

    两人躬身听令。

    “命你二人领本部兵马,明日在宫门西面接应,待到老夫兵马一到,立即汇合一处,进宫杀贼!”董卓说着,脸色渐渐变得庄重,因为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情,虽然董卓的军权很大,还有这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二的曹操和袁绍,可是事情依然有失败的可能。

    而失败,就意味着死,因为董卓不可能调动所有兵马去皇宫中诛杀十常侍,因为瞬间集结大规模军队不管是时间,还是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时间一长意味着变故越多,影响力一大牵连的事情就越多,事多容易生变。

    这就注定董卓带的兵马数量上一定是不如皇帝禁军的数量的,这就要求董卓的计划要迅速的进入皇宫,以精兵快速的斩杀十常侍,这样大局已定,就算是蹇硕都是无力回天。

    “诺!”

    两人齐声道,在这里,董卓的形象瞬间在两人心中高大了好多,毕竟现在,拥有这样大权的人,还有这样的为国为民之心的人不多了。

    袁绍与曹操两人走之后,董卓看着李儒,邪魅的笑了一声。

    李儒也看着董卓,心照不宣。

    “想不到这两人这样的好拉拢,如此人杰,当真是好啊!”董卓长长舒了口气,对这件事情,董卓对李儒的话半信半疑,没有想到这两个人会这样容易的投靠自己的阵营,若是这样,自己成事的把握无疑会增加好多。

    “汉室忠贞之士并不少,天下苦十常侍久矣,以至于主公一声令下,天下英雄无不回应,这是必然的。”李儒说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儒制定的计策,只是实施者是董卓而已,因为李儒毕竟是幕僚,明面上的事还是要董卓来做的。

    董卓拍了拍李儒的肩膀,大笑道:“文正果真是老夫智囊,若是没有文正,老夫怎可以这样顺畅?”

    他是董卓的女婿,谋士,也是董卓的亲信,不管什么大事儿,小事儿,董卓都会找他来参谋的,可以说他就是董卓的智囊了,每逢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啊,董卓总喜欢看李儒的脸色和态度,然后再做决定。

    董卓集团的第一谋臣。可以说是唯一的智囊。他在董卓那里的地位不亚于诸葛亮在刘备那里的地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董卓在三国前期横行一时可以说关键就是出自于李儒的谋划。

    虽然有的时候不尽完美,在下曲阳的时候错误的估计了秦烈的战力,导致秦烈被重视,封侯拜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