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士族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烈酒量很好,看着面前的甄逸,甄逸家无疑是中山的大族,在这个地方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甄家不是什么大的世家,可是在中山郡的能耐还是很大的。

    秦烈有些疑惑,看着甄逸,道:“请甄大人明示。”

    自己要兵将有兵将,要粮草有粮草,可是甄逸却说自己却一样东西。

    甄逸来访的目的,秦烈自然是比谁都清楚,一个中山郡的大家族和一个中山郡的军阀可以干什么,用脚都可以想到,一定是过来套近乎的,在这个时代,战乱之前,甄逸家富有是一件优势,可是在黄巾之乱后,这个观念就要转变了。

    富有并不能保护甄家不受乱军的攻击,相反,越是富有就越是受旁人惦记,时时刻刻都想将这一块肥肉夹到自己嘴中。

    而甄逸来访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甄家多一个依靠。

    甄逸其实是在朝中认识一些大官贵族的,可是洛阳距离这个地方有多远,自然不必多说,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场叛乱让甄逸认清,战乱之中东汉朝廷应对的可不能说是游刃有余,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勉强应付。

    朝廷的威慑力越来越小,自然甄逸认识的大官贵族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甄逸怎么能会不明白?

    甄逸摆摆手,道:“将军少年英武,乃是国之栋梁,手下猛将如云,兵多将广,又是有着盖世之功,可是唯独没有士族相助!”

    士族,就是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着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甄逸所说的没有士族相助就是指的是,秦烈阵营只有勇猛之士,鲜有名门的知识分子。

    说秦烈阵营没有知识分子,这句话说到秦烈的心里去了,因为秦烈阵营的武将很多,比如、高览、何宪、颜良、文丑、邓志、张通、周仓、王准,还有刘备关羽张飞也是属于自己阵营的,这些人虽然文化差了点,可是自己的谋士并不多。

    比如陈宫、严伏、彭秀、宋儒,沮授、简雍,还有卢奴的各种官员。虽然名字叫上来的很多但是可堪大用的又陈宫还有沮授,剩下的虽然现阶段很有能力,可是未来却不一定够用,因为他们的知识并不多。

    东汉年间,土地兼并出现大地主,又因为当时书籍难得,经学基本在门户内流传(这个门户不指血缘,是师门),所以出现了一部分人对经济和知识的垄断。而东汉以后又以儒道治国(霸王道杂之,但是具体到取士上还是偏儒家的),所以对知识的垄断就相当于对官位的垄断。而当时实行孝廉制度,基本上就是推荐,这个又是讲关系的存在,所以就出现了世代公卿,这些人要钱有钱(大庄园,兼并土地),要人有人(部曲、佃客、奴婢,总之就是依附民很多),要官有官(四世三公),要文化有文化,要武力有武力。所以就逐渐脱离了朝廷的控制。东汉末年的大乱多有这些人的参与。

    汉代因为察举制度的确立,学识和品德成为出任官员的标准,士族因为知识优势,一跃进入了官僚统治阶级,也因为深知知识在当时社会举足轻重的作用,士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家族子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家族集团,而且也因为士族集团的强大,察举制度也逐渐也开始向这些公卿世家所倾斜,以至于到后期,上升渠道完全被士族阶级所垄断。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但魏晋的政治形态是依赖于世家支持的基础所建立的,在这个时期,虽然下层人才有了一定的上升渠道,但依旧没有撼动士族阶级的地位,反而造成士族集团大量把持重要官职,甚至一度左右朝政,出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