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碰到点挫折就叽叽哇哇的,怎么经得起更大的风雨哦。所以曹操跟刘备以龙描述英雄,原话记住不。。。。。。反正,既能龙战于野,又能潜龙于无形。能伸能屈嘛,白马将军嚣张了一辈子,哭在了结局。。。

    看看范晔的评价: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这里必须提一下,用人纳贤,一定是政治觉悟高度的要求。讲政治,带干部,这样才能树立风气和标准嘛。这段评价不难看出,白马将军就是个土包子土包子土包子!

    赵云死忠们一定认可赵云弃投公孙瓒投奔刘皇叔的远见卓识了,其实不然,赵云是在公孙瓒灭亡后才投奔的刘皇叔,作为一个乡土情节浓厚的河北汉子(河北真定常山人),赵云的特色就是能忍,忍的极致就是无惧所以赵云一出台就敢挑战名将文丑,结果搞得人家很下不来台,而后最耀眼的表现就是七进七出,此后遥追吕布,彻底进化为天下第二。

    冀州除了地盘大,附加特征就是人多,人多了人才才能多。文臣谋士就不列举了,大家关心的是汉子,猛汉子。仔细拍拍东汉末三国初那些牛人猛将,不难发现,环古黄河流域,冀州本土的猛将,出了不计其数,刘皇叔、张飞(邢台涿郡人),张郃(邢台任丘人),颜良文丑,高览淳于,可能大家都敲不上了。

    光是张飞和张郃,后期两人一刘一曹,在汉中的反复搏杀,铭响了蜀国最辉煌和曹魏由攻趋守的绝唱!如果不了解张郃,看看刘皇叔在黄汉升砍翻了夏侯渊后的评价:何咦哉,隽义不除,曹贼势难灭。刘皇叔的用人观,是史家兵家法家革命家,都推崇的,不会错。说明啥,说明张郃是个牛人啊!

    再说一句徐晃,知道刘虞被公孙瓒杀的时候,徐晃当时的职务职业嘛?冀州牧下典吏啊,刘虞死后他才改投了韩奉,宁可投黄巾背景出身的贼,也不追随白马将军。套用现在的话讲,大家会怎么觉得公孙瓒:这个人做人有问题。

    做人要怎样没问题,当前流行这么评价:格局要高。现在太平盛世,格局不高大不了换个地方折腾,乱世天下,格局不高要人命的!公孙瓒杀刘虞,背景前段都说过了,这里点评一下刘虞:深悟黄巾乱世要点。

    他所做的一切都在遵循汉初,无论西汉东汉,与民生息的要点,没错,这是个好产品,好概念,但绝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这天下的大事,已经在由搓比蛮汉拍脑袋任性了,用当下的话来形容:这种产品,运营起来累死人,早晚把钱烧干。

    而且刘虞烧干的不仅是钱。要知道,黄巾之乱让野心家们看到了,有枪才有一切!跟袁绍公孙瓒这类人斗,光拉民心远远不够,拳头硬才是硬道理。所以刘虞的变故,给了东汉末皇族刘姓封疆大吏深刻的教训,感悟第一的,就是平定荆州八郡的刘表,感悟第二的,是巴蜀的当地土豪,所以为何张松法正这类益州变革派,后期就积极主动下克上,图的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

    继续掉头。刘虞的威望,本被野心家袁绍想谋立为帝的,刘虞抵死不吃那个黑凤梨,然后公孙瓒向来不认高人的个性,在受了挫折之后接受不了,索性把刘虞给切了。这一切,全河北嘲笑公孙瓒的,妒忌公孙瓒的,都集结到袁绍麾下,准备来反推了。

    军事素养,之所以在这里提素养,因为素养看一个将军的长远发展,不能简单地和对手比,而要和同行比。公孙瓒同时期的割据诸侯,可作为公孙瓒的有效参照。有名有实,持证上岗的,荆州刘表,徐州陶谦。有名无实,借题发挥的,袁绍,曹操。无钱无粮,艰苦创业的,刘皇叔,江东孙家。

    最可惜又可气的,有名有实,痛失好局-白马公孙瓒,淮南袁术,一个死在容不下人,一个死在容不下天下属于别人,怪不得被排列在一起。至于当时格局,三十六路盗寇,七十二路烟尘,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