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二章 传承  夏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后的彭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彭泽因此多青坎城、延河城、灵池城、平阳城、璞城、石湖城、南仪城等七座规模与九源城相同的城池,规模甚大的长管要塞也完成了修建,但是东罗城没有完成修建,不是夏元皓削减了修建东罗城的劳动力,相反,为了名正言顺的给新来的百姓分配土地,夏元皓加大了修建东罗城的百姓的数量。

    接近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东罗城仍旧没有完成修建,完成了墙基的修建,但是墙体完成修建的高度还不到预定高度的一半,城内建筑也只修建了最主要和最要紧的部分。

    纵六十里,横四十里,墙高三十三丈,这样的城池,实在太大了。

    东罗城现有百姓二十多万,在全下的所有城池中,就人口而言能排在前一百,若是别的城池有这样的人口,都十分拥挤,但东罗城却一点东部拥挤,甚至有些稀稀落落的感觉,不过东罗城也有喧闹繁华的地方,东安中街的宁庆坊就有一处繁华的所在。

    “堂堂的夏王,怎么选了这么一个地方。”坐在垫子上的钱问,有些不习惯周围的吵杂。

    夏元皓给钱问倒上茶汤,用带着歉意的语气道:“孩子们喜欢梨园的故事和声乐歌舞,还请钱夫子见谅海涵。”

    在大风书院逛了几,在给书院学生讲了几堂课,夏元皓住进了新修的彭泽君府,这座府邸庞大到了极致,占地面积和彭泽城的大差不多。

    夏元皓本想在君府邀请钱问,犹豫了许久的时间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钱问邀请来梨园,他不想以君府的高大巍峨和等级庄严面对钱问,钱问不只是继圣楼的三个夫子之一,他还是当今下文道大宗师,更是真正的德高望重之人。

    钱问看着不远处正聚精会神看着歌舞的孩子,看着近旁坐着装作乖孩子的夏十三娘,钱问感慨的道:“上次见到夏王时,夏王还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为了招揽贤德之士入彭泽,不惜自降身份跳入潜龙泽,现在想想就忍不住想笑。”

    夏元皓微囧,轻咳这道:“年少时不免有些自以为是,不过知节先生现在已经是大风书院的院长,这样看来当年的一跳并不算吃亏。”

    钱问点零头道:“夏王当年的那一跳,虽然有些荒唐可笑,不过也让大家看见了夏王的诚意,大家的嘴上没有话,心里却会极为欣赏。”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怎么接待诸位名宿,还是风夫子不停的忙碌奔波,这才让诸位没在彭泽感受到太多失礼之处。”话的时候,夏元皓看着茶碗,眼眶中的瞳孔对着着茶碗,但是目光没有聚焦。

    钱问注意到夏元皓神色,在心中微微一叹,道:“夏王现在可没有时间悲伤,现在的夏国还等着你带领更上一层楼,风院长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大风书院,还等着夏王让大风书院传承下去,你可别忘了大风书院也是你的心血。”

    “夏王曾大风书院建立之初衷,不为培养大德大才之辈,只为下百姓有接触学识的机会,是下百姓脱离蒙昧乃元皓之志,为下万民开智。”钱问目光温和的看着一脸惊愕的夏元皓,“我看过大风书院的所有教材,发现好多的书籍都看不懂,不过好在文学方面的书籍还是能看的懂,所以就用了几年的时间,编撰了一些书籍,相信这些书籍大风书院应该能用的上。”

    夏元皓心中明悟的道:“书院的教学书籍有问题?”

    钱问道:“夏王编写的教材,能教会学子识文断字,但是却忽略了教学子如何做人,我帮夏王将这部分内容添加了进去。”

    夏元皓怔怔的看着钱问,教学类书籍覆盖学前、童生、秀才三个阶段,文学类涉及的书籍也只有三十七本,但因为着书时用的是纸质书籍,这些教学书籍的中字数超过五百万,看完这些书籍对年老体弱的钱问绝对是个艰巨的任务,更何况还要对这些书籍的内容进行修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