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朝会(下)  夏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夏的疆域在征战后幅员辽阔,雍都的位置偏西,国道亦没有修建完善,为了更好的监查全国各地,彭泽的位置在大夏疆域的中心,东罗城位于彭泽中央,靠近沧溟,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另,东罗城最坚固的城墙,可为万世不移之基业,我欲以东罗城为中央,更名为帝都,诸位可有不同意见?”

    夏元皓的声音落下,余音回荡在大殿屋梁之间,众臣百官皆静默,原先彭泽的官员知道此事已定,不愿意出头引来恶意,来自雍城的官员亦知道此事一定,在看见东罗城的城墙时就猜到会迁都,但是他们不愿意出声,这是他们的无力的反对和无可奈何的默认。

    “既然没有人反对,恰巧所有的国府的官员和机构都在东罗......”夏元皓目光带着异样的神色,朗声宣布,“现在我宣布,东罗城改名为帝都,为大夏之都城,雍城为大夏之陪都。”城门口墙体上面未雕琢的石头终于可以动工了。

    夏元皓对左右内侍招了招手,两队内侍从左右进入大殿,内侍的人数与官员的数量相等,内侍们的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籍,来到各自对应的官员面前,将书交到一脸茫然的官员手里。

    众官员在张望打量夏元皓后,又看了看罗坤、薛白芷两人,看见他们在翻看新到的书籍,众官员开始翻看手里的书籍,然后他们看见了戎族祭祀符号,看见少了诸多笔画的简化后的文字,但这些文字的来源有很多,能看见夏国、楚国、燕国、晋国、魏国、虞国、中山、齐国、鲁国、东夷、戎族、姜国、陈国、南越、吴国等诸国和大族的文字的身影。

    “这是什么......?”

    不等众官员开始议论,又有众多内侍走进大殿,这次内侍们手里端着木盘,每个木盘中放着一套崭新的秤、一把刻满刻度的铜尺、一个崭新的斗、一个巴掌大的纸质的小册子。

    内侍将木盘放在官员的面前,然后迅速的离开大殿,留下不明所以和心有所悟的百官。

    “咳咳”

    轻咳让百官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上,面对一双双询问的眼睛,夏元皓朗声说道:“差不多今年算是过完了,最后的事情也差不多处理完,来年的事情也安排了大半,辛苦诸位了。”

    “年终时节,一直想着送些什么东西给大家才好,思来想去,最终选定了诸位眼前的这些东西。”

    夏元皓拿起自己面前桌案上厚书册,说道:“这是最新版的字典,也是将刊印发放全国的字典,经过大风书院侯院长、薛相、孔尚明院监、乔温宁掌书、药王谷龙骨谷主等等众多大家编撰而成,诸位手里的字典是最先刊印的数百部,可作为诸位家中诸多收藏书籍中的一员。”

    夏元皓拿起了秤:“这是一杆秤,由大风书院太学院、工部、户部合作锻造的秤,通过称重,可以精准的得到被称重物体的重量,如此就能避免一些麻烦事,比如在楚国商人那里买东西总会短缺斤两,在燕国商人那里买东西又觉得占了便宜。”

    夏元皓拿起了铜尺:“这是一把铜尺,由大风书院太学院和工部合作锻造,可以精准的测量物体的长度,有了这把尺子,能让雍城的一尺与彭泽的一尺长度相等。”

    夏元皓拿起了铜斗:“这是一个斗,由大风书院太学院、工部、户部合作锻造,用作标定一斗的容器大小,有了这个斗,大夏各个地区的一斗粮食的数量会变得一致。”

    夏元皓拿起了小册子:“这是一个说明。”

    “长度中的舍、里、丈、尺、寸、分、厘、毫、丝、忽等单位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面积中的亩制的相互关系公顷。”

    “体积中的石、斗、斛、升、合等单位的相互关系。”

    “重量中的石、钧、斤、两、钱等单位的相互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