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科技强国13  以身许国[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技强国13:吴天疯了。

    “你这孩子,怎么在学校还犯了低血糖呢。”李峰山关心的问。

    “中午忘了吃饭,”李凡说完朝程劲松努了努下巴,“要不是程劲松买了巧克力,估计你就看不见你儿子了。”

    “尽瞎说,”李峰山瞪了他一眼,伸手把桌上的糖醋排骨转到了他面前,说:“吃点甜的。”

    “谢谢爸!”李凡夹了一大筷,很拔丝。

    秦云笑笑,语气和善的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李叔,我看新闻米国对芯片限制又升级了,”程劲松说:“已经把尺寸延伸到了28纳米,您这边有没有受到影响。”

    李峰山脸色阴沉,叹了口气。

    峰为公司主营业务是智能电器和技术通讯板块,对芯片需求非常大。

    李峰山说:“目前已经停了好几条生产线,不过好在之前囤积了一批芯片,公司不至于停摆。不过照目前形式看,如果不能短时间恢复供应,后面的生产很成问题。”

    李峰山没把程劲松当小孩,跟他说话,也就没有遮遮掩掩。

    李凡在一旁,白白的肚皮被满桌的食物撑的圆滚滚,他伸手摸了摸,看样子是吃不下了,非常不舍的舔了舔唇,恰巧听见李峰山后半句话。

    他抬起头,说:“爸,芯片问题你不用太担心,华清已经成立了项目组,很快就能做出比米国还要高端的芯片了,到时候你公司就不会缺货了。”

    李峰山楞了下,还以为这话是程劲松跟儿子说的,便望向程劲松,问道:“是吗?华清这方面已经有进展了?”

    程劲松点头:“现在的确有些进展,实验绕开了米国的专利限制,不过距离成品还有一段路。”

    这并不是程劲松保守,任何产品从设计立项开始再到最后的成品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而且越是科技含量高的周期就越长。

    像米国现在量产的7纳米硅芯片,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

    这次的碳芯片虽然省去设计和规划的时间,但是实验所需的测试环节却一项也不能少,这个阶段是个无法量化的阶段。

    有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两年,甚至更长,又或者实验

    进行到一半发现某个环节出现无法克服的困难,胎死腹中,回炉重灶,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

    “不过我相信这次不会很慢,因为……”程劲松偏头望向李凡,说:“因为这个方案是李凡提供的。”

    李凡笑笑:“对我这么有信心。”

    “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程劲松说。

    能过五关斩六将考进华清的都不是蠢人,更何况还能被朱教授选进项目组担任副组长那更是聪明中聪明。当程劲松在车上看完李凡方案时,他就已经在脑中过了一遍,可行性非常大。

    李凡歪着脑袋看了眼程劲松,没再说话。

    晚饭吃的很轻松。

    吃完饭,李峰山又带程劲松和李凡去了书房,聊了很多关于芯片项目组的具体细节,聊到后面他甚至当场给华清的校办主任去了电话,表示朱教授的实验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无偿提供实验设备和项目资金。

    这个年代,高校经费来源早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了,过去项目仅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如今私人捐款越来越多,而且在众多高校里,华清属于第一梯队,捐款金额一直名列前茅。

    可谁又会嫌钱多呢?特别还是这种无偿捐赠。

    只要是做过项目的教授都知道一旦实验经费充沛,那就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容错率,而且还能少用国家层面的拨款,这一来二去间,就能间接解决那些很难申请到经费比较小众的项目。

    再加上李峰山又是名爱国企业家,他又不是什么来路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