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同船过渡  历史从李师师身边醒来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家自东汉以下,一直为夺得政权者奉为正统治世思想,间或以佛、道两教的教义为辅佐,士大夫阶层逐渐兴起。到了宋代,因太祖本身是个反骨仔,故重文轻武成为传统,士大夫阶层加速崛起壮大,进而真正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理论上说,士大夫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到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之道,也能确保士大夫整体上的利益不会因内斗而受到大的损害。

    自神宗用王安石变法,政见不同者之间正常的分歧逐渐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士大夫阶层开始集体堕落,越发注重小集体与自身的利益,政治投机与及时享乐主义之风盛行开来。

    到赵佶为帝时,这种现象到达了顶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真正的富有四海,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皇帝与士大夫阶级已经集体堕落腐化。

    皇帝玩物丧志、荒淫好色,朝臣上行下效,生活腐化,童贯、蔡京之流趁机揽权渔利。

    这就是现在赵佶面前的现实。

    赵佶头疼的同时,蔡京一系的人也在头疼,皇帝突然断了蔡京起复的可能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此时的尚书右丞何执中府上,中书侍郎邓洵武、知枢密院事张康国、门下侍郎吴居厚正聚在书房喝茶议事。

    何执中看着三人说道:“现在再如何痛骂刘逵那厮也于事无补,那等忘恩负义之人也不惧人骂。当务之急,是如何想办法让蔡相起复。”

    张康国摇了摇头,叹道:“陛下上月初才将蔡相罢宫削爵,仅留仪同开府三司、中太乙宫使,月末便一撸到底,诏告天下永不叙用,只怕是下定决心不用蔡相了。”

    同为中书侍郎的邓洵武却不同意,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才缓缓说道:“陛下行事,历来反复,想来只是被星变之象吓到了,反应有些过激。我们还是先想想办法,看能不能让陛下起复蔡相。实在不行,再另做打算。”

    何执中点头赞同,说道:“邓兄所言甚是,中书舍人郑居中向来与后宫郑娘子父亲郑绅走得亲近,陛下素来最宠郑娘子,不如请他去找找郑娘子的门路,我们可以想办法推荐他入中书。另外,再让礼部侍郎刘正夫去找陛下说说蔡相的功劳,陛下这人素来心软,或许会有用。等过几天,我们再一起联名上个折子,陛下总不能不慎重考虑。”

    一直没说话的吴居厚说道:“郑居中与我还有些交情,那里我去问。”

    其他三人都没有表示意见,这事便算定了下来。

    何执中看了看四人,说道:“在蔡相回来前,一定要想办法确保左相之位不要落入他人之手,这一点大家务必心里有数。”

    邓洵武笑道:“刘逵无才无能,虽然他最近很活跃,但陛下肯定瞧不上他。唯有右相赵挺之有可能升任左相,但刘逵野心大得很,想必不会同意。我们只要见机行事,暂时左相之位不会有人能上得来。”

    何执中说道:“还是要小心,朱谔说陛下有意召还徐勣,这可是蔡相的老对头了,不可不防,当然,他暂时应该一下也到不了相位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想对策。倒是要防着刘逵与赵挺之私下达成什么协议,那就麻烦了。”

    吴居厚倒是看得十分透彻,说道:“放心,就刘逵现在这么上蹿下跳的,我估计陛下已经开始烦他了,说不定过不了几天,他连中书侍郎都做不成了。”

    何执中说到:“吴兄看事向来很准,那这是先这么定了。吴兄先去找郑居中说说看,我这边去找下刘侍郎,跟他说说这事。”

    说到这里,站起身来,说道:“好了,说完事,咱们去放松放松。陛下把师师姑娘独自占了,咱们只好去找剩下那四位大家乐呵乐呵了。”

    此时的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