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天下第一词  历史从李师师身边醒来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召蔡京回京?

    赵挺之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强自压住心中的震惊,说道:“老臣这就按官家的意思,去跟何相、刘侍郎他们商议人选。”

    赵佶眯着眼看赵挺之走出阁去,对一旁的段婧月笑道:“估计今天晚上他与刘中书都睡不着了,何执中他们中间怕是也有人会睡不安稳。”

    说完脱靴抬脚上榻,翻身躺了下去,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娘子,我小睡一会,养下精神,等会还得跟徐衡商量点事。”

    段婧月点了点头,说道:“官家这些日子确实辛苦,且安心歇息,臣妾就在这守着。”话音刚落,才发现赵佶居然已经睡着了,看着最近削瘦了许多的官家,段婧月心里的柔软似乎被戳中了,有些出神。

    这一觉睡得有些沉,醒来时徐衡已在外面等了些时候。

    赵佶坐起身让段婧月将徐衡叫了进来,笑道:“抱歉,睡过头了。”

    徐衡吓了一跳,赶紧躬身说道:“臣可当不得官家这般话。”

    赵佶笑了笑,自己的思维方式偶尔还是会串线,略过这岔,直接问道:“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徐衡脸色沉了下去,说道:“刺客嘴巴硬得很,问不出有用的信息,只是一口咬定是自己对官家不满才愤起杀人。而且这些人所属不同,平时也没有什么联系。”

    赵佶说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九哥十二哥那里查得如何?”

    神宗生有十四子,八子早夭,到现在除了赵佶还剩下老九陈王赵佖与十二子卫王赵俣。

    “回官家,两位王爷那里也没查出什么。”徐衡看了看官家,自己的脸色并不好看。查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查到,面子上自然过不去,心里也不舒服。

    赵佶哦了一声,倒是有些意外,又问道:“九哥与十二哥最近有没有跟朝中的哪位大臣走得近?”

    徐衡再次摇了摇头,说道:“臣派人暗中详细调查过了,也没有什么发现。”

    这下赵佶也犯了嘀咕,一般来说,若真是筹谋弑君,必然会有与外臣勾连,待事成拥立新君的计划才是。

    赵佶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幕后之人只是在收到自己与徐衡要安排一场假刺杀的消息后临时动意,所以来不及将后面的事情谋划好,也许是压根就没想过要拥立谁,反正自己死后,皇室还能找到人坐这个位置。

    若是这样,那么这个人在宫中的时间要够长,权力要够大,才能有这么灵的消息,关键是这个人对自己仇恨颇深,否则,断没必要做得这么绝。

    算起来,童贯嫌疑最大,但赵佶不怎么相信童贯会这么做,他更加担心另外一个人。

    粱师成,入内内侍省都知,早年负责睿思殿文字外库,专门出外宣诏。梁师成外表看着木讷老实,却心思机敏,善于逢迎,睿思殿又是御书房所在,与徽宗接触自然就多。徽宗很信任这个人,即使听闻粱师成找小吏模仿自己的字体草诏改诏,也未深究,反而屡获升迁。

    粱师成自称是大文豪苏轼的遗腹子,苏家也从未否认。宋时,官员之间有赠送侍妾的习惯,苏轼被贬时曾将一名侍妾送给粱姓友人,没两个月,那侍妾就生下了粱师成。

    梁师成自谓是苏轼之子,苏家不置可否,而且历史上也正是因为粱师成,苏轼的诗文才免于禁毁,流传至今。

    粱师成这个人城府很深,心机阴成,而且嗅觉敏锐,能从一些小细节中发现一般人无法察觉的东西。

    不过也无所谓了,其实这场刺杀背后的真相已经不重要了,赵佶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能不能查出真相,也就是多杀几个人少杀几个人的区别。

    赵佶异常决绝的下诏将粱师成、杨戬二人以失察之罪与七名刺客尽数处死,其余三位皇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