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 战争经济  振奋新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乘坐火车从朔方到达白银,然后再乘坐马车过兰州抵达河州。张煌言这一路可谓是风尘仆仆,最近这条商路感觉很忙碌的样子。

    “侍郎大人远道而来,咱们河州地偏人稀,也没啥物产,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知州客气了,本官此次前来主要是看看牦牛干等军资是否还能多筹备一些,咱们还是要以国事为重,不用在乎这些虚礼。武知州,从迭部等地能否再多收一些牦牛干等物?”

    “迭部那边没多少了,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商人们跃过河曲、在那一带倒是收来了不少,听说继续往乌司藏地区深入,此类物一会更多。”

    “这样下来,时间上会不会有些过长?军情的事耽误不得,军情如火,大军远征事关重大。”

    “大人,这也是没办法,迭部、阿坝地区只有这么大,物产不可能有太多。”

    “只能如此了,得给负责贩卖军资的交代好。他们不能掉链子,河州这边的商人,都是稳妥之人?”

    这话问的河州知州,只能打哈哈。这地方都是朝廷发过来的罪犯,还有当地的刁民。这些人稳妥个毛线,一旦他们挣不上钱,绝对会撂挑子不干。好在,朝廷的采购价给的还算可以,这帮奸商们有利可图,暂时不会掉链子。

    骤然而起的漠西、漠北战役,让各地的军资商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因为是外线战争,采购量大,军资需求种类多,所以带动了一批军资产业迅猛发展。五万左右的兵力参与战争,并不是新明军动用人员最多的战争。但是此次作战,民间工商体系却是参与程度最高的一次战事。

    除了河州的军粮供应商以外、战争涉及到的保暖物资、运输团队、防风镜、甚至大量的酒精类医疗物资,都是通过商业方式采购的。比如皮裤、皮大衣、皮帽子这些东西,正常的军服供应单位是不生产的,单独开一个厂子也不怎么划算,好在陕北有成熟的皮制品产业链,能通过下订单快速生产好几万套装备出来。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不少商人借助这次军需大采购,赚了个盆满钵满。比如河州的王福财所在的商帮,就发了笔横财。

    从秋季开始,他们商帮到迭部等地去了数十趟,贩卖了无数的干奶酪和酥油。他们村子都因为加工酥油,而成为了一个小的作坊区,受益不少。

    “范兄、王兄,咱们兄弟算是为村子发展做了大贡献,要不是我等深入不毛,趟出了酥油和奶酪这条商路,村子的妇孺可没有这么好的挣钱营生。”

    “刘兄啥话都不说了,我老范的敬你一杯酒,论做生意的眼光,你可比我还老到。明天我和王兄弟再去趟河曲,不管怎么说,得再多占条商道,这么好的赚钱生意可不能错过。”

    酥油和奶酪的生意是他们趟出来的,在迭部这一代的藏民自然最认可他们。不过最近河州当地的边民商团,也加入了竞争,收货渠道就那么多,大家内卷严重,逼的商帮只能往更远的地方走,寻找新的货源地。

    “范兄,今日叫你和王兄弟过来,要说的就是这事。以我看,咱们没必要再往远走了,酥油和奶酪的生意维持现状就好。我等要考虑新的商机,不能再死守本业。”

    “刘老哥这是为何?这生意现在做的正好,官府大量采购,正是赚钱的好时候,转行干什么?”

    “要晴天备伞!眼下军方大量采购,是因为战事的需要。到了明年开春,战事会进入平静期,采购量自然会减少,可大家摊子已经铺开,到时候势必会压缩这一行的利润。因此,我们现在就得布局以后的事,不能把鸡蛋全放在这一个篮子里。”

    “哪、老哥是看上了那个行业?咱们该怎么布局以后的生意?”

    “我是这么想的,衣食住行历来都是赚钱的行当,其它方面咱们也做不了文章,成衣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