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秘密集训—巧救马云  陈州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甲印拿起来又递给大霞“快吃,吃完咱好去恁家。”

    大霞低下头,“俺吃饱了,把烧饼带回去,给俺娘吃。”

    梁甲印站起来,到烧饼炉那又买了十个烧饼,叫人家用麻纸包好,用纸绳子捆上,递给大霞。“提着,给恁娘吃。”

    走到小马庄马队长家,梁甲印又是一个大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在陈州城里大小也算个人物的马队长,他的家就是三间低矮的草房和一个草棚子伙房。心里那个凉啊。再咋说,马队长在公安局上班,每个月的薪水养个家不难,家里咋会恁穷恁破烂啊。进了草棚,听了马队长媳妇一番哭诉,才知道前年马队长的爹去世了,俩哥哥闹着分家。本来就穷,越分越穷。俩哥哥都说马队长在城里干事,月月有钱花。只分得一间草房子,两亩地。马队长干脆把那间草房留给他娘,自家重新盖了三间草房。日子本来还过得去,没想到媳妇得了一场怪病,瘫在床上,不能下地种庄稼,做饭、洗涮、割草、拾柴全靠十四岁的大霞,跟十一岁的小霞。如今马队长被当作汉奸抓起来,要是判个十年八年,或者被砍了头,这娘仨的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马队长媳妇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告梁甲印,“俺也不知道他爹跟恁啥交情,他爹托人代信叫俺找恁,肯定有他的道理,俺也只能求恁了。恁都看到了,俺就这么几间破草房,也没啥能报答恁的。恁来了,连碗茶水都没有喝成。但恁只要能叫他爹救出来,俺大霞就是恁的了,她也十四五了,当丫鬟当小的都中。等会恁就把大霞带走,家里留下小霞就中,俺娘俩也饿不死。”

    梁甲印满脸泪水,他听不下去了。“大嫂,恁啥也别说了。俺一定想尽办法,求爷爷告奶奶看能不能把马大哥弄出来。就算最后真弄不出来,或者马大哥有个啥闪失,俺娘仨往后的日子俺管了,管到底。大嫂要不信,俺敢对天发誓。”

    马队长媳妇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梁掌柜的,恁别别,俺信恁,俺都信。俺也下不了床,连磕头都给恁磕不成啊。”

    梁甲印连忙出了草房,大声说道:“大嫂,俺走了。恁就在家等着。”

    一边蹬着洋车子,一边想着这些年跟马队长的交往。想到当初摆摊刻字第一天,马队长不光来壮胆,还帮助拉来生意。日本鬼子下乡抢粮,马队长提前通风报信。马队长治安巡逻时,经常来刻字铺坐坐。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关照。就凭这些交情,马队长的事就不能袖手旁观。可再一想,马队长为啥叫家人来找自个?马队长并不知道自个参加地下党,眼下更不知道自个参加国民党特务豫东分部的事,咋会想到叫俺救他哩?难道他知道自个的秘密?就算他知道自个的身份,也得想办法试试。从哪儿下手哩,这事真得好好想想。县党部的人,一个不认识。县政府的人,都不熟悉。公安局的人,来往不多。地下党的人,又不能出面。难啊!难也得办啊。想来想去,梁甲印回到城里就花钱买通拘留所的狱警,跟马云和见了一面,嘀咕了一会儿,叫他如此如此。

    城西北学道街的老包庙,最早为明朝成化年间的知州戴昕所建。家喻户晓、华夏闻名的包公包拯乃宋代名臣,执法如山,刚正不阿,扬善抑恶。相传包拯任开封府尹时,受命来到陈州私访,铡四国舅为民除害。并写下奏折,直言禀告陈州灾情,恳求免除税负。陈州百姓感恩戴德,世世代代记住包拯的功绩。明朝的知州戴昕为民意所感,出面修建了包公祠。但当地老百姓却一直叫老包庙。到了清朝嘉庆十二年,知府包敏会同知县张世濂又重修老包庙。保留至今。很滑稽的是,眼下这老包庙却成了国民党特务组织豫东分部的办公场所。不过大门旁边挂的牌子上的字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会陈州分部”。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大门前廊柱上的雕刻楹联不知出自何朝何代何人之手,“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