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三 青鸟 未曾遗忘的过去  凤台书异闻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空开始飘落细微渺小的棉花,当它接触到穆周的肌肤时,穆周轻轻哈出一口白气:‘’原来是雪吗。‘’轻轻抚去因肌肤温度而融化的雪水。又将身后连着身上的棉服带着些许绒毛的帽子轻缓压在头上。抬头望去,天空漆黑一片,路旁的灯光印照在零落的雪花上,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天还未亮,穆周摩擦着自己的双手,是自己能感受一点余热。

    迈着自己的脚步,咔吃咔吃,雪与鞋接触的响声在这寂静的雪夜,格外醒耳。轻轻的加速着自己的步伐,由这缓步变成奔跑,至于自己为什么在这雪夜奔跑,穆周不清楚。

    原本的好奇,在空中雪滴在奔跑途中从眼前划过耳际时渐渐消去。不时的有些冰雪在运动中渗进了衣领内,摄入人心的冰凉从头颈散发到全身。

    穆周经受不住这冷意,嘴边放开了含住的热气。为什么不擦拭颈部的雪水呢?为什么,不知道,穆周像是纯白的无意识的向着前面奔跑就行了,无论是颈部还是鞋子内的彻骨凉水,无所谓了。只要前进就可以了,对吗。

    跑在蓝黑的雪夜,四周的房屋渐渐的消失,像是衔满白色的珠帘的天空与黝黑的土地没有了界限,四周是空芒的一片,连原有的雪树银花,也没有了踪迹。

    带着些许绒毛的帽子的穆周眼角微微湿润,为什么流泪呢,不知道。只有看着些许从远处慢慢出现在眼前稍显颓败的土地庙,眼泪从晶孔处在面无表情的脸上留下了痕迹。轻轻的靠近着屋檐有些破损的庙宇,墙边还残留这些许粉笔的徒留画,画的边缘有些黄,有些年龄了。

    手指间的纹理触摸着粉笔画的墙壁,微微的鞠着身体慢慢的靠近庙门,庙门处透露出些许光晕带着些暖黄。磨蹭着走进了庙宇,正中间有几根粗短不一的木头构成火堆的燃料,依稀能看见已经焦黑的木头上闪烁几粒火丝跳跃进红色的焰心,穆周四处环顾:‘没有人吗。‘’净直的坐在地上,眼神带着些许闪光。

    “你知道青鸟的传说吗。”原本是空寂无人的庙宇却传来了略微有些磁性有着些许年龄的声音,不过即使是这样,穆周也无动于衷,双手抱膝,头颅的下巴微微搁在膝盖上,由于坐姿戴在头上有着些许绒毛的帽子因由于连体的原因,带着几缕发丝翘起。

    那声音却是不管不顾,自己叙述者,其间原本有些磁性的声音有些转变成稚清的童音,她不急不缓的叙述着:“传说之久,能将山川倾覆,日月失色,青鸟之说也算久远,据记载,“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大黧,一名少黧,一名青鸟。居三危之山,为西王母取食。”这三只赤首黑目,名字分别叫大黧、少黧、青鸟的神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具三足,居住在三危山上,乃力大健飞之猛禽,它们不但为住在紧靠昆仑山的玉山上的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

    传说西王母驾临之前,总有青鸟先来传书报信。据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在是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

    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了美丽无比的百鸟之王———凤凰。美丽的青鸟,美好的传说,引得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吟颂。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李商隐有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韦应物有诗“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