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诗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叛的目光倒是一直逡巡于书肆、书摊之间,他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染上了一个“屯书”的毛病,见着家中没有的书就想买。

    可是买了又没时间看,正所谓“屯书如倒山,读书如抽丝”,家里还藏着那么多吕致远的书,也不知几时才能看完。

    冉清也喜欢买书,但是买到就读完,不像梁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于是两人听见有个卖宋刻本《太平御览》的摊子,便招呼丫头看好两个小鬼,不约而同地拉着手挤了过去。

    宋版书因为雕版精细,校阅严谨,加上字体规整,印刷质量上乘,因此最为文人所追捧,相应的,历代善本当中也以宋版书最贵、价值最高。

    可是冉清一看那本书的封皮,便知不是宋版。

    而梁叛见到那书贩将那本书捏在手里摇得哗哗响,丝毫没有视若珍宝的样子,也猜到不是宋版。

    于是两人又同时直起身退了出来,挤出人群,两人互相看看,都觉得方才一番默契实为有趣,又同时莞尔。

    再往里走一些,各色诗文丛刊和私人刊印的诗集子多了起来,于是便有人站在摊位前面,捧了那些诗集子来看,以至大声吟哦。

    也有大发诗兴的,当场即兴而作,往往迎来一阵喝彩。

    街上又多了一种手捧纸簿,手里捉着小楷笔,不断在人群中穿行,也是士子学生的打扮,听见有人吟诗的,便凑过去。

    倘若是一首不曾听过的诗作,当即提笔记录,请教了作者的姓名和籍贯,以及本诗大致的创作时间、地点。

    如有质量还算不错的,这记录的学生便举着抄好的那张纸,奔向不远处路边的一座高牌边上。

    那高牌足有二人高,牌子上悬挂彩带红花,四周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高牌边一人踩着高跷,一副丑角的扮相,穿的却是小厮的衣裳,手里也提着一管笔,见到那学生子送来的好诗,便当场抑扬顿挫地照篇吟出来,由围观的众人来评判。

    倘或叫好声高过喝倒彩的,这踩高跷的小厮便将这首诗抄写在高牌之上,并且大声说出作者的姓名籍贯,往往又能引来一阵喝彩。

    约莫是被喝彩声所吸引,这时就听阿庆喊了一声:“梁叛,前面好多人,快带我去看!”

    “好!”梁叛一伸手抓住阿庆的后脖领子,轻轻一提便举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另一只手如法炮制,将阿虎也扛在肩上。

    两个小屁孩兴奋地大叫大笑,冉清和丫头也笑着跟在后面。

    一行人来到那座高牌下面的人群外围,恰好又念起一首诗来,写的是借景怀古的句子,十分老套,模仿痕迹十足,又有刻意雕琢的意味。

    显然不是甚么好诗。

    冉清当时便摇了摇头,阿庆却皱眉道:“这个诗不好!”

    踩高跷的小厮又念了一首,阿庆还是大叫不好,此时周围已经有许多人转头望来,见是个小孩子说话,大多都是会心一笑,觉得童言无忌,不以为意,也有人看来的眼神颇有几分厌憎。

    阿庆连听了几首都认为作得很臭,便对梁叛道:“我们快去前面那个牌子,这里已经臭不可闻啦!”

    梁叛苦笑着朝冉清看来一眼,意思是:你教出来的好徒弟,小小年纪就这么狂!

    冉清反倒十分得意,阿庆是深得她的三昧,虽然不像甚么骆宾王七岁作诗,可是每每读诗,常常能够抒发议论,往往切中肯綮,颇有几分眼力。

    梁叛只好带着他们继续转场,前往下一座高牌。

    这一条街两边高牌足有七八座,每一座下面都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他们眼看着挤不进去,只好一边逛一边再向前找,想要找个人少些的朝里面挤一挤,也好看清那高牌上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