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酒香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锦衣大明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p>

    但是像北疆那些没有设立州县的土地上,卫所管辖着大面积的疆土,这种属于“实土卫所”,已具有行政属性,当地人便只成为“某某卫人”,而非“某州(县)人”。</p>

    所以作为非实土卫所的金山卫,其中军户掰扯下来,仍然与松江脱不了干系。</p>

    那么金山卫指挥使,自然也就算是松江人……</p>

    这……</p>

    梁叛与冉清对视一眼,虽然仍旧觉得“松江造反”这种说反绝对是无稽之谈,但心里都不由得起了一丝疑虑——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p>

    闹闹得意地朝他俩斜乜了一眼。</p>

    你们聪明,本郡主也不笨!</p>

    你们想得到的,本郡主能想到。</p>

    你们想不到的,本郡主还能想到。</p>

    这,就是格局!</p>

    ……</p>

    松江城东门外,深夜的码头上,河水流动的声响清晰可辨。</p>

    梁叛绕过码头的几座商家库房,寻到一片低矮的房屋群落。</p>

    这里二十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凉地,根本没有这么多人聚居于此。</p>

    不过后来漕帮撤军改帮以后,松江帮开始在华亭、上海、青浦三县,以及周围几处镇子各自开花。</p>

    当年虽然华亭帮始终是头把交椅,但在一开始,川沙堡帮却一度十分强势,为了抢夺华亭帮的买卖,甚至不惜血本在松江城东门外建立了这座码头,以及最早的两座货仓。</p>

    当时这两座货仓因为贮存方便、转运便捷,很快便将华亭帮的在松江城的水路生意抢去三成之多,大有压垮华亭帮、成为松江老大之势。</p>

    可惜漕帮强弱,靠的究竟还是漕运上的本事。</p>

    华亭帮的漕船最多、最大,加上岳三跳虽然脾气急,但颇有一套管理手段,将华亭帮打理得井井有条,漕运上从未出过任何差错。</p>

    其他几帮却是接连出错,慢慢便显出了差距。</p>

    漕运上大势明显,川沙堡帮的强势也渐渐衰减下去,手中生意一年比一年缩水,再加上岳三跳突然间对几大帮发起的雷霆打击,川沙堡很快一蹶不振,连城东这座摇钱树般的码头也没保住,折银子卖断给了松江府,两座仓库却被华亭帮拿到手里。</p>

    岳三跳与松江府合伙运作之下,东门外的码头和货仓愈发红火,于是便在此聚集了一大批揽活儿干的货工、船工以及其他靠着码头讨生活的人。</p>

    这一片房屋便渐渐形成了。</p>

    于是松江府干脆在此划了一片区域,就叫做东码头厢。</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