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金陵新城  试练东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扬州由张竑领衔,按照大汉政府条例设置官吏,管的是各郡县农业生产。

    镇北将军府除了训练,还负责建设金陵项目,金陵项目组是张易按照后世管理模式设定的,分配得特别细致,比如土地从事荀衍已经带人来测量钟山周围土地,把整个钟山周围分为二十八个区。

    原越城被划定为越城区,目前维持原状,暂时不做开发,紧邻越城的三个区都被分割成小块,赠送给颍川来金陵的世族豪强。

    荀衍当初从步行计算里程时,就喜欢上算术,到海岛后,丢弃经学来学习算术,又跟着张易专门学习测绘,后来一直是海岛上的测绘教授。这次被张易调来金陵,面授机宜后,征为镇北将军府土地从事,专门分配金陵土地。

    金陵项目组还有公路从事,水利从事,营造从事,林业从事,环保从事等等,都是当初那些颍川士子担任,这些人去海岛时,就有深厚的经学基础,跟着张易学习算术,物理等知识后,已经有别于传统儒家士子。

    张易把建造金陵城作为试点,通过发展工商,辅助外来世族豪强进驻,推动城市建设,迅速确立金陵为扬州的政治经济中心,随后金陵其他地块就成了摇钱树,吸纳江北人口的同时,还把中原文明在江南复刻出来。

    只要试点成功,张易就会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扬州各郡,扬州政务模式自然进行升级换代。

    海岛数千专业人士带着各种新颖工具来到金陵,两万新兵也被打散交给他们,砖瓦窑,石灰窑,竹木器厂这些用于基建的工厂,最先建立起来,随后就开始投入生产。

    同时,从洛京请来的大批工匠,也被营造从事荀谌组织起来,开始建设金陵标志性建筑群,金陵博学院。

    张易是扬州牧,照理说就是扬州的主人,可张易特意分得很清楚,自己先拿出五百万钱借给金陵项目组,约定一年后,可拿回七百五十万钱。同时按照这个比例,金陵项目组向扬州豪门望族借款,不摊派,愿意就送真金白银过来。

    魏家是张易外公家,只当送钱给张易,立刻送来一千万钱,随后虞家借款五百万,张家借款五百万。

    有三家开头了,很快就有扬州豪强跟着出手,不过都是一百万钱,他们没指望张易真会还款,只当随份子。

    钱送倒金陵铁血营驻地后,盖着镇北将军大印的借条,随后就交给送钱来的各家家主,借条上清清楚楚写着还款日期和还款金额。因为借条是加了特殊纤维的蔡侯纸印刷的,上面还有繁杂的彩色花纹,看起来就相当精美,上面金光闪闪很难被仿冒。

    金陵项目组从砖瓦场购买砖瓦,却是支付现款,而且是按照市场价付款,各家送来的钱财,很快就解送到这些公营的工厂里,然后税务从事再从这些公营工厂里,按照十五比一收税。

    因为张易身兼镇北将军,扬州不用缴纳朝廷赋税,财赋都是给镇北将军府养兵,因此税收就是镇北将军府直接收取。

    张易从洛京请来的施工队伍,其实老板也是张易,但是施工队伍帮金陵项目组施工,有正式合同,并按照合同,足额拿到首期动工款,等缴纳完税收后,还得拿着真金白银去竹木器厂购买毛竹,竹木器厂同样要缴纳税收。

    因为张家竹木器场,制作《弟子规》需要大量毛竹,毛竹价格已经涨了一倍,江东现在很少有人吃竹笋,就是要多长竹子多卖钱。

    竹木器场开到金陵却不是为了制书,而是卖脚手架,相比于制作书简,脚手架要简易粗糙得多,所用毛竹也更多,利润率不如制书,销量却非常大,扣除人工后,利润已经超过制作书简。

    因为毛竹搭建脚手架的技术已经成熟,建设高楼不再成问题,金陵博学院最高点是两座三十米高的六层建筑,其他都是二十米高的四层楼,没有雕梁画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