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火炕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炕构造很简单,四边矮墙,中间一道火墙留下二尺火道,一边连接锅台,另一边通往烟囱,中间立一些顶柱盖上土胚,上面抹上厚厚的泥,完活儿。

    锅底下烧火的时候,烟火会在烟囱的抽力下从炕洞里穿过,绕过火墙再从烟囱出去,这样做饭跑掉的热量就会在炕洞里停留,人睡在上面热乎乎的很是舒服。

    这是老祖宗的伟大发明,不但提供了热量,还驱赶了身下的潮气,最妙的地方在于不需要额外浪费柴火,一边烧饭,一边驱赶了潮气温暖了屋子。

    有腰腿疼的朋友可以试试睡火炕,效果非常明显。

    插句嘴,近两年某部门权利大涨,有的地方竟然做出了为了逼老百姓用天然气不许烧灶台的事,我就想问问下命令的那位领导,你为了一点政绩,至于这么无耻吗?

    开始烧的时候因为炕洞里有潮气,会返一点烟,没关系,继续烧很快就好了,热空气会把潮气顶出去。

    炕面上的泥被烘烤的热气腾腾,干的部分慢慢扩大,等完全烘干了就可以睡了。

    木子点点头道:“继续烧,不用太大的火,慢慢烧就行,等干透了看看有没有透烟的缝,拿泥汤灌一下,明天上面铺点干草,上面再铺上苇席,就能睡觉了”。

    另一边烧火的匠人跑过来道:“木爷,好烧!不用拉风箱,屋里一点烟都没有,抽的锅底下呼呼的”。

    当然好烧,木子让他们贴着墙角提了道烟囱,一直通到屋顶上面,这么高的烟囱劲儿很大,热空气自己的上升力足够了。

    牛老实找来的几个泥瓦匠兴冲冲的跑过去看灶台,跑进来摸摸火炕,又跑出去看看烟囱冒出的烟,对木子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小捆木柴,烧开了一大锅水,整个大炕都烫手了,散发的热量让整个屋子都热烘烘的。

    牛老实犯难的道:“木爷,这是个好手艺啊,你就这么教给他们……”。

    木子笑道:“这算什么手艺,一看就会,倒是能趁着没传开挣点小钱,等会的人多了就不行了”。

    有个老汉道:“是个好东西啊,就是夏天麻烦,做饭的时候也把炕烧热了”。

    众人都点头称是,火炕确实暖和,夏天睡热炕就有点难受了。

    木子来到灶台边,在和炕的连接处拿开一页瓦片,露出一道二指宽的缝隙,火苗正一个劲的钻进炕洞,木子把瓦片插进缝隙,道:“这样烟火就不走炕了,会从烟囱直接出去,夏天就没事了,不过夏天最好隔些天烧一下,去去潮气”。

    牛老实和泥瓦匠们一起跪在地上道:“木爷好本事,咱们服了!”。

    木子呵呵笑道:“怎么样?这门手艺够给我盘炕的工钱不?”。

    泥瓦匠们收拾东西走了,明天还会来给院子里其他屋子盘炕,他们互相嘀咕着,约好了谁都不说出去,好出去挣钱。

    后院里一下多了六个女人,八斤他们都不过来了,后院除了木子只剩下憨子和高进算完整的男人。

    憨子住在学堂那边院门旁边的屋里,固执的认为后院需要一个能看家护院的人。

    高进在另一边银库旁边安家,他总觉得有人会打木哥银子的主意。

    外人走了,清清和小环也过来看新鲜,她听木子说起过火炕,今天终于看到了。

    小环一直没怎么说话,瞪着大眼睛直勾勾的,木子有点担心。

    走出屋子的时候五个女人在好奇的探头探脑,木子道:“不用拘束,后院除了书房都可以随意走动”。

    书房里面书不少,不过没有木都头喜欢看的,之乎者也的看的头疼,连个插图都没有,让木爷怎么看?

    这里最重要的是书信,基本都是王二和毛三的信,也有一些是各地兄弟们给他写的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