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小南河寨  木子的北宋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南河寨归属沧州,是河北东路在宋辽边境修筑的几十个堡寨之一,向东百十里就是大海。

    这个地方除了盐碱滩就是沼泽地,说实话战略价值极低,辽人即使南下也不会从这个鬼地方走,当初不知道哪个大神一拍脑门儿决定在这里立寨的。

    在这里立寨的理由就是附近几十里需要个地方驻军监视边境,同时这里还有一条小路能去辽国。其实这条小路也基本没人走,除了偶尔过路的客商。

    从这里走的商队自然不会是普通商队,大都是运的违禁品,比如铁锅,茶叶等等。

    是的,铁锅和茶都是违禁品,因为朝中大臣觉得铁制品融化后能变成兵器,至于茶,则是因为茶是大宋跟辽人交易的拳头产品,不允许私人贩卖。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普通百姓自然不允许,其实哪个走辽国的商队都带这些东西,很多商队里都有京里权贵的份子。

    小南河寨太偏僻,来往的商队不多,兵卒们的日子过得很是凄惨。

    去年木氏开始从这里过,寨子里的日子慢慢好过了,木氏的掌柜不小气,木都头的兄弟,又举着皇帝陛下的招牌,按理说不给也没人为难,可人家掌柜就是给了。

    不但给,而且还不少,木氏的人走到这里常落脚歇一天,寨子里谁家养着鸡鹅的就拿来煮了吃,掌柜们每次给的价钱都让人不好意思拿。

    一来二去的大家也熟了,掌柜们说了,咱们都是军中兄弟,你们守着这破地方清苦,给你们就拿着,客气什么。

    寨里有的人随军带着家小,有的则是孤身一人在边关度日的。

    寨里的弟兄和木氏的掌柜伙计们各自说起家乡,有些竟然是同乡,那就更亲近了,商队经常给寨里的兄弟捎封书信或者带点东西回家,也有的从家里带来了家人给缝的棉衣,所以每次木氏的商队来了,寨子里都热闹的跟过年一样。

    家书抵万金,普通兵卒的家书是没资格享受军中传递的,而且普通兵卒基本都不识字,有些军中士卒已经驻扎了好几年,却得不到一点家里的消息。

    木氏的商队从这里走就不一样了,木氏的掌柜会写字,虽然写的不好看,但那确实是字,能把自己的话告诉家里,好看不好看都无所谓了。

    商队里有同乡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各地都有木氏的买卖,商队把信带回去交给他们的兄弟,信也能带到家里,无非就是慢一点。

    知足了!很多兵卒拿着家里的信和随信带来的衣物喜极而泣,有的人直到木氏的人带来了信才知道家人去世的消息……

    现在一切都完了,新来的那个狗日知寨把木氏的毛掌柜拿了,还有二十个他的老兄弟……

    七八个人聚在一起,看着上首的都头道:“二哥,怎么办?弟兄们都听你的,你拿主意”。

    那都头咬牙道:“无论怎样不能让毛掌柜他们死在寨子里,否则日后咱们弟兄怎么出去见人?”。

    有人道:“这个知寨摆明了要杀人,可他杀完人拍拍屁股跑了,咱们弟兄以后怎么过活?”。

    木氏北区的掌柜和二十个老兄弟如果死在小南河寨,以后小南河寨的弟兄还指望木氏给钱带书信?你特么有脸拿吗?

    另一人恨声道:“不管旁人,一会儿知寨如果要杀人,洒家是必定要拦的”。

    他跟木氏的一个掌柜是同乡,俩人混的熟了,看着木氏的伙计挣钱多,就求着那掌柜带一带家里的弟弟,没想到回去后那掌柜真的让他弟弟进了木氏。

    这头一次跟着出门,哥俩见了面。弟弟刚跟哥哥说着掌柜对他很照顾。

    弟弟说了,已经给了一个月的工钱,这趟去辽东回去了给两倍工钱,表现好了还额外给赏钱,再发了工钱家里就能起房子了,他进木氏的当天就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