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忧愁的刘备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当初,董卓假意敕封了几名汉室宗亲为郡守刺史,用以挑起在关东代表世家门阀利益的袁氏和宗亲之盟间的战争,以达到他渔翁得利的目地。    事实证明,董卓的计划成功了三分之二,因为被他任命为庐江郡守的阜陵王刘延之后的刘晔,并没有上任,而是称病不出。    自古以来,能在关键时刻装病的人,一般都是拥有高情商的政治高手。    这个真理一般是不会错的。    刘晔跟刘琦差不多大,都属于宗亲中的青年俊秀,但他和刘琦走的路子不一样。    刘晔因为出身以及自己超高的情商与胆略,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宗族名士,其声明之远播,甚至为当时的大宗正刘松所知,因而将其推荐于董卓。    刘琦和刘晔属于同龄人,但刘琦自认为在经营名士方面的本领远逊于刘晔,毕竟据刘琦所知,刘晔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敢于借遵守母亲遗愿之名,而去手刃父亲身边的近侍,而且还能将这件事解释的通顺,借此扬名……    刘琦自认为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刘琦一方的人跟陆康并不熟悉,想来想去,若是要说服陆康跟己方联盟,也只有去找这位在淮地的宗亲名士帮忙了。    刘琦来回观望着在场众人,道:“我知晓刘晔祖籍在九江成德,今当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其地,邀请其前来相助,不知哪位愿往?”    诸将之中,李典站了出来,对刘琦道:“末将愿乔庄改扮,前往成德,说刘晔前来相助。”    刘琦问李典道:“曼成想用何说辞劝动刘晔?”    李典走到刘琦身边,低低地咳嗽了一声,在其耳边将自己的想法大致叙述了一遍。    刘琦一边听,一边点头,笑道:“还真就是只有兄弟你最为适合。”    李典领命而去后,黄祖遂问刘琦道:“贤侄,咱们两军目下该当如何行事?还是按兵不动吗?”    刘琦摇了摇头,道:“眼下若是按兵不动,恐惹在汝南征战的二袁起疑,我想和叔父率领麾下兵将出西陵,前往安陆屯扎,做出要攻入汝南郡架势,用以疑惑汝南郡的二袁之众,让他们误以为我们要强攻豫州,迷惑其众。”    黄祖这个人虽然性格暴躁,脾气不是很好,但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劝,只要旁人说的有理,他就会一律采纳。    当然,前提也得是这个人拥有能够让黄祖瞧的上的出身才行。    耳听刘琦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黄祖自然也不会反驳,更何况刘表事前已经送来书信多番嘱咐,黄祖自然也不会驳了这个世交侄儿的面子。    “好,就听贤侄的!黄某立刻派人点齐兵将,整备粮秣辎重,咱们择日就前往汝南郡边屯扎,以为疑兵之计!”    刘琦拱手赞道:“叔父果然是从善如流。”    “哈哈哈,你这娃儿,可休要拿好听的吹捧于某,你叔父我非是昏聩之人。”    话虽然是说的漂亮,但看黄祖的表情,刘琦就有一种感觉,他觉得他这位世交叔父就是这样一个有性情的耿直之人。    刘琦又转头看向了太史慈,道:“太史君,你与我们同往汝南如何?”    太史慈急忙道:“末吏自当遵命。”    ……    刘琦和黄祖一同在西陵城点齐兵将,北上安陆做出直逼汝南郡的势态,而李典则是乔庄改扮,暗中前往九江郡的成德县,作为刘琦的代表使者去见刘晔。    而河北战场上,公孙瓒,袁绍,刘备三家的兵马正以磐河的界桥为基本点,彼此互相制衡着,    三方的兵马分别屯驻在三个方向,只等着另外两方先行动手,以便于使己方获取渔翁之利。    刘虞不懂军事,因此只是在后方总督粮秣和军械、增补兵源等,而前方的一切战事他都委托给了渔阳都尉刘备。    眼下的刘备,不再是当初那个以县级资历到处给人帮衬的打工仔了,他成了替刘虞在幽州主持军事的大将,更兼被其一手带入了宗亲之盟,身份可谓是水涨船高。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的名声,如今也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