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迁都之争  易谋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还是一脸不耐烦的豫王,听了无咎的话顿时兴趣大增。

    “上大夫,这三策当作何解?”

    “臣先说说这迁都吧。我郑城虽大,且城池坚固,然因地处平原,无险可守。除西面有嵩、箕二山和虎牢天险可依外,南、北、东三面皆一马平川,毫无纵深可言。北面虽有大河,可因渡口颇多,难以防守。方才臣说过,冀国乃我豫国之最大威胁。若冀国大军突破大河,不消一日便能兵临郑城。反之,我若要攻打冀国都城晋阳(太原),不仅要北渡大河,还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历经重重关隘,很难打过去。”

    无咎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来说东边。若是青国也功伐我豫国,沿济水(古代四渎之一)东进,很快也能抵达我大梁(开封)和京邑,粮草运输十分便利。即使抛开青国不谈,单说徐国。徐国眼下吞并了淮南国,很容易从寿春(安徽淮南)沿颖水北上,再经洧水可直接抵达我郑城,甚至比青国还要便利。”

    “最后说说南边的荆国。相比于北方的冀国,南边的荆国威胁也很大。荆国现在占了我宛南五城,前几年又吞并了随国,抢占我义阳(信阳)三关。若荆国发兵,必定会从宛城和义阳两路进军。这两座城池若丢失,南境再无任何险阻。事实上,荆国现在占领了义阳三关,若要拿下我义阳,丝毫不费吹灰之力。所以说,郑城乃四战之地,一旦遭遇强国入侵,根本守不住。”

    “上大夫,我豫国原本内外安定,国泰民安。怎么你一来,这国要打我,那国也要打我,我豫国难道就这么羸弱不堪吗?郑城作为我豫国的都城有一百多年了,何曾有四战之地一说?”司空王文有些看不下去了。

    “豫国究竟是强是弱,想必各位大人比我清楚。下官只是针对郑城的地理位置,讲下迁都的必要性。至于司空大人刚说的,为何郑城一百多年都没事,现在为何就有了危险,原因很简单。过去郑城西边有洛城护佑,洛城西边有崤山护佑,崤山以西又有陕国缓冲。现在陕国变成了冀国的陕郡,那洛城便再无险可守。洛城危险,郑城自然就危矣。”说到这里,无咎看向上将军王武,“请问上将军,下官对郑城的一番论述可有不妥之处?”

    王武看了看王文,又看了看孙齐,见孙齐朝他点了点头,便说道:“确如上大夫所言,并无不妥之处。倘若冀国伐我,洛城必不可守,郑城自然危矣。”

    王武这番话,让在场的朝臣们不禁都打了一个寒颤。在他们印象中,豫国兵强马壮,郑城固若金汤,根本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可今日一听无咎这番言论,似乎战争就在眼前。

    无咎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放眼天下大国,豫国地处天下之中,有其利亦有其弊。其利的一面,自然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倘若治理的好,很容易成为傲视群雄的天下强国。弊的一面则是,一旦国运转弱,战事骤起,则几无纵深可言。郑城三面皆是平原,且水道纵横,若遭遇强敌入侵,则势必危如卵矣。”

    “那依上大夫之见,若需迁都,该迁往哪里好?”豫王急切问道。

    “依臣之见,可迁往应城(平顶山宝丰县一带)。”

    朝臣们交头接耳。

    “应城在哪儿?”

    “不知道哇。”

    “都没听说过。”

    “听着挺耳熟,想不起来了。”

    豫王大喊道:“宫正,取地图来。”

    “遵旨。”

    不一会儿,宫正拿着一张羊皮地图走上殿,与另一个宫人拉开地图,展示在豫王面前。

    豫王看了一会儿,夸赞道:“上大夫果然是大才,比寡人和一众朝臣还了解我豫国的地形。”

    “臣早年曾随师父下山,用时三年多周游列国,实地勘探过各国的地形,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