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阿依慕家门口,林初以为终于摆脱了这个行走的狗粮制造机,谁知阿依慕跟林初说了一句“你等一会儿。”就跑回了家。
等过了一会儿再出来的时候,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半米长的哈密瓜出来,硬要塞给林初。
林初推辞着,怎么出来捡柴还捡回去个大哈密瓜呢,可阿依慕非要给林初,还说:“你吃了我的瓜,就不能把事情说出去了,你向我保证”
林初哭笑不得,这是吃人的嘴短吗,但阿依慕非要她做一个保证,林初只好照做。
“我保证,绝对不会将你和你的情郎供出去,不然就让我嫁不出去。”
逗得阿依慕羞红了脸才肯当林初走。
林初背上背着柴火,怀里抱着哈密瓜,在老乡的目光中,就这么一路艰辛的走回了知青点。
正好知青点正在做饭,看见林初带回来的哈密瓜有那么大,一个个都惊呆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瓜。
林初说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这么大的瓜,大家一起当加餐吧,上手切开瓜分给大家。
众人一齐吃着甜如蜜的哈密瓜,感慨着果然还是边疆的瓜日晒充分,糖分足,一口咬下去,绵软的果肉配上丰富的汁水,在口中炸裂开来。
吃着好吃的瓜,众人这些天因为老师的那些不愉快仿佛都烟消云散了,也安抚了大家背井离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天,林初起的比往常都要早一些,还特意找出了下乡前新做的衣裳,又用修眉刀修了下眉毛边上的杂毛,仔细梳好了两个麻花辫,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又利落,本来就不俗的容貌就更是出色。
虽然不符合放下的流行审美,但也不得不承认林初是个大美人。
彭于晏也收拾的比平常利索,看起来更是清秀了,有股古代白面书生的味道。
原来他们两个今天收拾这么大方是因为今天就要去学校报到了,阿依慕更是早早的就来到了知青点,负责带他们两个去学校。
学校离得倒是稍微有点远,林初就盘算着怎么弄个自行车来骑,不然每天来回走路这么远那可受不了。
到了学校的占地倒是挺大的,不过也就是一层的土坯房,现在应该正是孩子们上学的点,孩子们成群的结伴来上学。
阿依慕告诉林初,不仅他们队上的孩子来这边上学,其他大队的孩子们也来这里念书,离得远得有十来公里的路。
林初看着现在的孩子们上个月如此的不容易,脸上却还是洋溢着天真的笑容,对求学之路的渴望,;再对比后世连去学校都要家长哄着接送着,不禁感慨这个时代的人特有的一种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学校右边的小平房里是老师们的办公室,这里的校长也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而是和老师们一个屋子。
校长是个留着大胡子,带着花帽穿着马甲的老人,看起来分外慈祥。
他还热情的接待了林初和彭于晏,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本地人,虽然会普通话但是说的并不好,仅有的两个知青老师只能教年纪比较大的学生们,剩下年纪小的学生只能暂时由本地的老师来教。
这次请了两个知青老师也是想请他们来负责教孩子们标准普通话的。
校长让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女老师带他们两个去要教的班级看一下,林初选择了年纪稍微小一点的一二年纪,彭于晏选择了稍微大一点的三四年纪。
等林初进了教室,看着一屋子小萝卜头们,一进屋就齐刷刷的看向她,颇有喜感。
大概三十平方米的房间,稀稀拉拉的摆放着几组破旧的桌椅板凳,前面的墙上挂着一块不大的木质黑板连个讲桌都没有的教室,孩子们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学习。
班里大概有十几个学生,不多,但是男孩子会比较多,而且经过老师介绍,这十来个孩子里面还有维吾尔族和哈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