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1,靠卖地赚钱的财政  重生九零:犀利港姐恃靓行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本地被称为“街市”的菜市场,源于最早时它们直接在街道上摆开买卖。
    “街市”在粤语中既可以指开放的露天菜市场,也可以用来描述封闭空间,比如一栋建筑。
    从1960年代开始,香港的市政当局就开始推动了一系列社会改造工程,使得街市c公共服务和城市空间的商业化c金融化齐头并进。
    到了今天,走在香港的不同社区,能看到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诞生的不同样貌的街市形态的变迁。
    赵子彤行走在其中,不仅能看到人情冷暖和沧海桑田,还能读到香港公共服务多年来积攒的重重问题与矛盾。
    在香港,要寻找二战以前的公共街市建筑,几乎不可能了。
    因为自殖民地开埠以来,港英政府就发明了一整套靠卖地赚钱的土地财政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香港的土地其实是政府所有的,商家要竞价从政府手上租用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
    所以,但凡建筑旧一些,政府就会想着要不要把它们拆掉,腾出土地置换为更高密度的地产开发项目。
    赵子彤穿梭于狭窄的菜市场小路上。
    一字排开的绿色小铁皮房吸引了旺盛的人流,
    阿伯师奶们拎着菜推着小车挪着脚步。
    铜锣湾的露天街市就在这里。
    在这里,菜贩c肉店c调料铺c小食肆摩肩接踵,
    除此之外还有卖鲜花c干货c水产乃至东南亚和南亚食品的诸多小店。
    行走在其中,赵子彤不仅能听到广东话c福建话c普通话,
    还会看到菜贩掏着港币,操着乌尔都语和印巴尼泊尔师奶们砍价,“yehakitnekaanchd一r”
    乌尔都语,大意是“这个多少钱五港币。”
    赵子彤买了一只老母鸡煲汤,
    又买了一条多宝鱼准备清蒸,
    还买了一一斤多的基围虾。准备做白灼虾。
    广东人有一句话叫“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
    所以鸡和鱼都是必须的。
    因为马丹丹喜欢吃肉,她又去烧腊档买了半例烧鹅,
    自己妈妈喜欢吃红烧肉,所以还买了点五花肉。
    最后还买了一把菜心,准备蒜蓉炒菜心。
    广东人桌子上最不能少的就是汤和青菜。
    这次的青菜特指带叶子的蔬菜。
    如果你和广东人吃过饭,他们点菜的最后一道程序。
    肯定是问服务员:“有什么青菜啊”
    这个时候服务员就会报出经典台词:
    “芥蓝c菜心c番薯叶c油麦菜c通心菜是要蒜蓉炒吗”
    拎着一大袋食材回来的赵子彤,马上就进去厨房忙碌了起来。
    厨房,这个东西
    在香港其实挺奢侈的。
    最近赵子彤在找房子,已经很有体会。
    要是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找到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分开的,又要便宜的房子真的不容易。
    现在大部分的两房一厅都要3000了。
    90年代初,香港中低月收入大概是30006000左右。
    而现在港币对人民币大概是1:12。
    那时候香港cbd地区中环普通居民楼一房一厅的房租是5000左右。
    赵子彤现在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是3000。
    而自己还没有签单成功,所以只能拿基本工资。
    孙少芬说去马丹丹家里的茶餐厅工作,一个月的收入是5000。
    只拿基本工资的房地产中介还不如洗碗工,
    是很正常的。
    因为中介吃的从来都是不基本工资,还是博佣金。
    而那些中环的精英律师,如果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