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当堂殿试草班成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县衙,周正邦笑道:“还是王后睿智。”
    幸好周正邦到的及时,否则李秀娥的计划恐要落空了,这是二人昨天商量好的,给国王演了一出双簧。
    “周大人来的刚刚好。”
    县衙内已经聚集了好多人,有原属衙役,更有许多布衣。
    李秀娥落座堂前书案一侧,对下面之人一一过目端详。
    周正邦很快拟旨完毕,当场宣旨。众人悉知王后主政,纷份跪拜。
    李秀娥免去了诸多繁文缛节,很快进入正题。
    原来周正邦早派人各乡镇贴出了告示,凡满十六岁,不论男女,愿意入新朝为官者皆可报名应试,可文可武,只要通过当堂殿试,即可录用。
    告示贴出去三四天了,条件如此宽泛,前来报名的人也不过百名,更不见女的,看来石昌县人才确实难觅。
    不过李秀娥并不着急,新朝新立,威望尚未建立,持观望态度之人肯定大有人在,急不得一时。
    按照计划,一众人等分为两部分,报考文官的在东,报考武官的在西,按报名表一一核对。
    先考文,再考武。
    众衙役搬来桌椅,在院内摆好,单人单桌,应试文官人员入场。
    李秀娥亲自出题,一道国文论述,一组数术算题。幸好她也曾附庸风雅,练过毛笔,临摩过字贴,又有名师指点,书法还算过得去。好在原主陈潇潇也识文断字,一些繁体古书皆可通达。二人之记忆相结合,书写几道试题并非难事。
    周正邦看到王后墨宝甚为惊讶,这字体刚劲有力,又不失清秀隽逸,自己浸法多年,也难胜之。就冲这书法已经对这个新王后甚为佩服了,近日来更替自己出了好多主意,他打内心都有些崇拜了。
    再看那试题,并非八股骈文,而是一道活题,就自身特长,论治国安邦,数术题并不难,加减乘除几道混合运算而己。
    这数术题可以说是送分题,不知王后为何出得如此简单,想必王后自有王后的想法,周正邦也不多问,叫文书将试题抄录,分发下去。
    院内应试人员开卷作答,武科一方伺立等候。
    周正邦亲下考场,近距离监考,李秀娥端座龙书案旁,远观应试人神态,一一记在心间。
    不到一个时辰,应试人纷纷交卷,李秀娥现场亲自批阅。
    她心中自有标准答案,六十二位应试人员,初录五十人,其余十二人淘汰。淘汰原因有二,一是卷面勾勾抹抹,不只是看着不舒服,说明应试人心中没思路,想一句写一句,文章是挤牙膏凑出来的,临场发挥没点功底难以写出流利文章。一是数术计算,答错者一律不录用,如些简单题目都答不对,要么着实不懂,要么考场紧张,心理素质不过关,为官处事恐怕会被情绪左右。
    其他人只要观点明确,哪怕想法幼稚,即判合格,进入面试。
    此次考试不是争名次夺状元,目的是挑选人才,懂文化的太少,不可过于苛刻,否则将无人可用。
    面试更为简单,随机问话,只需流利表达,容貌不甚丑陋看得过去,身体健康即可。
    除一人口吃,一人斜眼,一人驼背,其余人员面试过关。李秀娥犹豫了一下,在三人名单后注明备用。
    将名单交与周正邦,按其特长拟定职务,着应试人场下休息。接下来进入武科考试。
    那武考之人有三十余人,按报名先后一一前台表演。先是自我介绍,再是当场现艺,刀枪剑戟皆可耍来,那怕是空手打得一套拳术,即算过关。
    对过关之人,着人分发了笔墨,浅谈个人对兵法阵法的认知,作为附加题。
    有十几人放弃,要么不识文字无法作答,要么不懂兵书阵法答不上来,其余人多多少少都写了些。
    李秀娥看过,暗暗点头,虽说石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