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扩大畜牧增营养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薛仕到来之时,那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这三个月李秀娥的腹部逐渐隆起,出行已不是太方便,但她对她的宏伟计划依旧非常关心,时刻关注,终究还是坚持着及时巡视。
    石昌北部草原上的牧场成果见效比较快,特别是那鸡鸭鹅,购买之时都能下蛋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民前来务工,他们很容易挑选出受精的蛋。
    在他们的精心呵护孵化下,已经有两批小家禽出生了。那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一群成年鸡鸭鹅后面总是叽叽喳喳地跟着一群小家伙。
    为了防止它们走失,李秀娥建议这里的工人用篱笆将那群小家伙圈起来,搭上窝,免得风吹雨打。同时还可以让那些成年家禽有个固定的下蛋的点儿,便于捡拾收集。
    对于那些没有受精的卵,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市场上鸡蛋鸭蛋鹅蛋比之以前多了起来,价格也相对便宜。之前百姓以为是奢侈品的蛋类,现在已经成了日常食品。
    就连御膳房里,关于蛋类的菜肴同样也有所增加,这些李秀娥能切身体会到。
    除了家禽的饲养,牧场里还引进了几十头猪,可这猪光吃草上膘上的太慢,它们还会破坏草原植被。
    李秀娥便让工部优先给牧场运了一批青砖,盖了一排猪舍,把那些猪隔离,圈了起来。
    同时拨了一批专款,购买了粮食,磨了,与草料混在一起喂养,那猪才迅速上膘。
    牧场里不仅增加了猪,李秀娥还派人到其他王国引进的几十匹骏马。这马来自北方的大草原,是花了重金的。
    李秀娥有她的打算,派专人重点培育,精心照顾,除了有固定的地点圈养之外,每天定时还要到草原上放养,让它们尽情的奔腾驰骋,保持它们的灵性。
    耕牛的数量也在增加,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有几头都怀了崽儿。
    羊群在扩大,除了那群山羊之外,又增加了一群绵羊。
    这段时间招收了一批妇女,多是住在石昌县城附近的,每日定时为那些奶羊挤奶。
    那牧场的官员奉李秀娥的旨意,从西部的一个王国购买了十几头奶牛。
    现在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奶牛还没有产奶,可是那上百只奶羊产的奶如何存放,如何处置已经成了头等大事。
    处置不好会变质坏掉,白白浪费。
    牧场的管理者采取临时措施,将那些羊奶经过熬煮加热之后,存放在瓦罐中。
    然后,每天有专人运到石昌街头定点售卖。最初售卖情况并不太好,那羊奶中有一股膻味儿,很多人并不喜欢。
    李秀娥建议牧场人员往奶里加些香料,那些膻味儿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馨香气味,喝起来口感比之原浆奶要好的多。
    如此以来,每天产的羊奶很快便会告罄。
    两个月后,那贩卖蛋类和羊奶的收入,基本上可以与采购饲料的投入资金相抵消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
    可是销售人员反映,用瓦罐盛装牛奶卖着不方便,需要顾客自己带着器皿,有人路过想买,因为没有器皿盛装便放弃了。这便影响了销售量。
    若是瓦罐里面的奶当天销售不完,再运回去,第二天的味道就不如头一天了,不利于存储。
    这是器皿过大不便于零星销售的问题。当时的陶瓷工艺已经很成熟,李秀娥便招集周正邦几位大臣,一番商议,决定在沙水镇砖窑附近再建一个制陶厂。
    大陶罐要制作,小陶罐也要制作,以便装鲜奶。那罐口就用软木塞儿塞住,然后进行蜡封,在罐口贴上“滕”字标识,并注明生产日期。
    鲜奶的保质期以7天为限,没有问题,超过7天就有可能变质。为了百姓的健康安全,坚决不能让百姓喝变质的牛奶。
    这个决议达成,都很支持,工部很快就行动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