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御卫乱象  隋末夺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隋军十六卫大军在轮番佯攻强渡鸭绿水之后,便分批有序地撤离了。
    隋军大营里面军队,正在一天天的在减少。
    这一切做的十分隐秘,加上随军的斥候已经散步到了大营的数十里外。
    所有出现在这个区域的可疑人等,一律都会被抓进隋军大营,无论他是不是高句丽军的细作。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这荒郊野外的,突然出现的零星几个人,要说自己不是细作,任谁都是不相信的。
    每一支隋军在撤退的时候,都相对平和,唯有两支军队除外。
    这两支军队分别是左御卫和右御卫,其中的原因也简单,负责分拨给裴璟断后的将士一直无法确定。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活,狐死尚首丘,谁都不想把性命抛在这辽东战场上,做一个无依无靠c游荡荒野的孤魂野鬼。。
    当右御卫听说他们中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马,要留下来断后的时候,麾下将领纷纷闹将了起来,整个军营里面充斥着不满的声音。
    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也无奈。
    于公,这是来自杨广的命令,他无法拒绝。
    于私,他出身于河东四姓的北支,与裴氏在朝廷里是同盟的关系。
    世人皆知,隋文帝杨坚夺的是自己外甥,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帝位,因而被认为是得位不正,只好更多地依赖了关陇军事贵族的支持。
    同时,关陇贵族们手上掌握着大量的军事和土地资源,对天下虎视眈眈。
    若有机会,他们也还想取杨广而代之。
    这一点,杨广也十分清楚。
    同时,关陇军事贵族还凌驾于朝臣之上,对于杨广的诏令阳奉阴违。
    这几年,关中因为降雨量减少,而导致粮食欠收。杨广多次下诏令,平抑粮价。
    可关陇军事贵族们,不但不支持杨广,反倒是组成了联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使朝廷陷入了更尴尬的境地。
    这使得杨广十分的愤怒,迫切地希望迁都洛阳,以打破关中本位制的约束。
    可治大国,如烹小鲜。
    杨广也不敢过于简单粗暴地推行这个政策,以免引来关陇军事贵族的剧烈反弹,便采用了以河北士族,尤其是河东四姓,来打压关陇军事贵族,以求达到他迁都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多方博弈,杨广才成功的迁都洛阳。
    这已经触碰到了,宇文述等关陇军事贵族的根本利益,两边的关系根本就没有缓和的可能。
    关陇军事贵族彻底的恨死了河东四姓,虽说河东四姓毫无争议的领头羊便是闻喜裴氏,但他们河东薛氏同样是关陇军事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就促使了河东四姓,不得不紧紧地抱团取暖,裴氏与薛氏也就成了同盟关系。
    裴氏当代家主裴矩虽然觉得,他这个侄孙不太听话,但对方也是家族这一代的杰出子弟,更是他族兄裴蕴最喜爱的孙子。
    他知道木已成舟,只能召侄孙裴璟到自己大帐,劈头盖脸地训喷了对方一脸口水,然后也只能舔着脸,专门来薛世雄这里拜访过一次。
    裴矩请求薛世雄,让他千万得关照一下自己的侄孙裴璟,给他拨一些得力的人马。
    因此,无论于公还是于私,薛世雄都没有办法不给裴璟拨兵,甚至他不但要拨兵,甚至还要给他拔一些真正的好手。
    最后薛世雄也是发了狠,直接就指定了留下的两名武贲郎将,作为断后军队的主官。
    这两个武贲郎将,一个名叫薛万彻,一个叫薛万均。
    这两个人都是薛世雄的儿子。
    看到如此的情况,接下来被挑选中的鹰扬郎将,自然也都不敢再闹腾。
    大将军连自己的儿子都留了下来,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咶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