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一回 开府门元俨配剑履 结韩亿仍有间隙存  辛夷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月十八,常朝。
    赵元俨避朝已半月有余,今早他终是穿起紫袍,系上玉带,佩剑踏履,开府门往宫城而去。
    当年他为从章献的清洗中活下来,为向她表明自己无意夺取皇位,假称罹患阳狂病躲在家中。章献心如明镜,准了他随时退参朝会,不需要特地少睡去横行参假,可他仍是出来的很早。
    绕过东角楼,他仰头看了看这高耸的宫墙,细细密密的砖石堆砌而成的墙头上,竖起层层叠叠的重檐庑殿,远远便能察觉墙壁外侧多了些斑驳离落的朱漆。赵元俨扭头面向角楼东南的十字街口,处在这些要闹店铺的尽头,这一条皇城最繁华的路上,夜色未消,晨曦未至,许多商户还未起床做生意,衬得一切空荡都清冷。
    他以前总是不爱去细看沿途的风光,今次却驻足良久,借着稀薄烛火月色,他默默欣赏着从自己足下延申出去的整个大宋江山这片曾经与他咫尺之遥,最终不得不拱手送人的土地。
    当年就没能到手,如今又能讨到几分呢
    寒风萧索,府上的小厮都劝他快回轿上取暖,他不予理会,昂首阔步,朝着宣德楼的方向大步流星的走过去。众小厮紧随其后,看着他站到了殿门外等候,才留在了原地。
    冬日的朝会,偷懒不来的人比平日多出许多,多数时候只有御史台与审官院的人到齐,似他今天这般早的更是寥寥无几,还大都不是京官。众人见了他,即刻作揖行礼,赵元俨收起方才笼罩在脸上略显哀怆的神色,与这些人交谈起来。
    谈笑间,柬议大夫韩亿从不远处过来,对他施礼寒暄了几句后笑问:“孟王今日比臣等来得还早,是有什么要事”
    元俨见他当着大伙不说多日未见,只论今朝之勤,便乐得给他个面子,开口道:“巧了,是有要事,且还与韩大人有关系。”他不忙着往下说,站在原地微笑不语,没一会儿,四周原本聚在他身旁的官员已经不声不响的挪到了另一侧,仿佛这边没有他们二人似的。
    韩亿知道他是何意,但还是捋了捋胡子,沉声说:“孟王爷说这话,便是特意来等下官的,既如此,还请明示”
    元俨大笑几声,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道:“韩大人,你私自挪用了应天府的官粟给益州,老夫不来,只怕那小皇帝要怪罪于你。”
    韩亿听见这称呼心中一凛,周身呼呼作响的风好像要刺入他苍老的骨头里。“王爷,这儿不是在府上,说话还是”他抿了抿嘴唇,不愿往下继续讲。
    “怕什么,他们不敢长耳朵。”赵元俨一派从容,上下打量着他道,“倒是你的胆子才大,敢从应天府挪了六万石的粮食到益州。是谁要你这么做的前些日子你们到老夫那儿去听诨经的时候,竟未曾听你提起。”
    韩亿缓慢而警惕的瞥了瞥四周,确定没人在意自己,才平静的说:“王爷,饥荒的消息从成都府传过来也需要些日子,你我久未见面,这种情形来不及通报也是有的。何况下官在谏院本就知益州,调用官粟到成都府更非头一遭,只要见到哪里灾情堪忧,便得快些着手,救人的事才是最不等人。”
    赵元俨不喜欢人家和他绕圈子,哼了一声,直接拆穿了他的说辞:“救人应天府有能耐救得了益州吗上次益州大旱,你调来调去小皇帝没怪罪,是因为沿途诸府没有受到波及。而这次的蝗蝻冬旱可都是从京东东路传过来的,你调了应天府的口粮,要怎么对小皇帝交代他若查问起来,是谁给你的权责,你就算补上了,是从哪里调的官粟”
    面对他一连串的追问,韩亿并不太慌张,颇为沉稳的说:“下官不敢欺瞒,这次虽从应天府拨了官粟,可另一批粮食马上就要运到那边去了。”他又向他元俨凑近一点,苍老的脸上透出一副成竹在胸的神采,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天空:“且不过间隔一日,出不了什么岔子,麻柳更不会眼见饥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