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楚歌内心中满是愤懑。
他现在有点理解当初李鸿运的感受了。
李鸿运在文士副本里被狗皇帝魏昭帝折磨一气之下转职刺客未尝没有这样的愤懑在里面。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作为文官想把一件事情搞砸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就很难了。
“这合理吗!”
连续两次的一轮游让楚歌的心态有点崩。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楚歌很清楚地认识到变法这件事情绝对没自己最初想的那么简单。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没用的还是得认认真真地深入分析一遍找到唯一正确的解法。
想到这里楚歌沉下心来继续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
“朋党。
“这个词对皇帝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毕竟不变法或许会在一百年后亡天下可变法或许在几十年内就要亡国。
“在庸君眼中或许暂时可以看到变法的前景可一旦变法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他们就会很轻易地退缩、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站在王文川的角度来看别人攻讦他搞朋党这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值一驳也没什么可反驳的。要推新法要整顿吏治总要让一批人上来、让另一批人下去。
“可是那些旧派官员只要咬死了说这是在搞朋党那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对皇帝来说他不可能完全信任王文川。或者说他不可能完全信任任何人。
“哪怕随便换一个其他人来整顿吏治最终也只能走向这个结局……
“真是让人无语啊!”
一番分析之后楚歌发现整顿吏治这一条也根本行不通。
楚歌为了整顿吏治提出的两条在他看来已经是最基本的但在其他的士大夫和官员看来却也是最要命的。
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
齐朝的冗官是因为皇帝给了这些士大夫太多的好处所以这些文官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
他们是从上到下的官僚也是暗中串联起地主富商的高层力量。或者说他们就是齐朝的统治阶层本身。
要朝这个阶层开刀?
这本身就会让自己变成少数派。
所以变法浅了必然不疼不痒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而如果想起到作用、富国强兵那就必然严重触动这些人的利益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一番分析之后楚歌得出结论。
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历朝变法有没有成功的?
“当然有。只不过成功了的叫盛世、中兴失败了的才叫变法。
“归根结底变法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取决于官员而取决于皇帝。用皇权来推动变法没问题但如果用相权来推动变法几乎必然要落个人亡政息的下场。
“因为变法本来就是与既得利益阶层的一次你死我活的碰撞相权来自于皇权太容易动摇了……”
楚歌在脑海中过了一下古往今来的几次知名度很高的变法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这其中的症结所在。
在以往他虽然也看过这些历史记载但往往也和其他人一样把变法的失败归结为变法者个人的能力问题。
比如政策制定有疏漏或者变法急于求成又或者没有循序渐进地先从整顿吏治开始一步步地来……
而在这种思想之下王文川显然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典型。
你是宰执你要变法可最终却失败了那当然就是你考虑不周。
你要是提前想到所有问题可不就是不会失败了吗?
但楚歌亲自上手试了一下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根本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人力终究是有穷尽的。
历史上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