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  沧海扬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厂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小。合成氨装置大型的比中型的节能中型的比小型的节能这是有定论的。所以要彻底地解决能耗偏高的问题必须是进行全面改造扩大规模。这一点你们各位厂领导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沧海化肥厂生产区里工程师周晓芸向高逸平等几位厂领导和中层干部说道。
    “周工你说的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咱们厂就是这么大规模要扩大规模不是咱们自己说了能算的所以你说这个也没用。”副厂长裘国梁皱着眉头说。
    周晓芸却是摇摇头说:“裘厂长我之所以先要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我们现在的技术改造不宜投入太多。既然我们最终的出路是进行全面改造那么如果现在投入太多未来进行改造的时候这些投入就都浪费了。
    “而且如果我们这次改造投入了太多的资金那么当我们提出要扩大规模的时候县里、省里就会因为前期投入的缘故拒绝我们的要求。”
    “你说的扩大规模起码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十年以后我肯定已经退休了。高厂长肯定也已经到县里当领导去了甚至到地区去当个领导也不是不可能。周工你不会是为你自己打算吧?”裘国梁嘿嘿笑着说道。
    “老裘这种话可不能乱说。”高逸平打断了裘国梁的话。
    裘国梁这厮已经50多岁了成天不务正业嘴里就念叨着要退休的事情考虑问题没有一点长远眼光每次找他参与讨论厂子的发展大计他都是胡搅蛮缠摆明了是要拆台。
    周晓芸刚才说的那番话其实是与高逸平讨论过的关于现在投入过多可能会影响未来扩产的说法其实也是高逸平的看法。
    沧海化肥厂两煤耗过高受到省化工厅的红牌警告面临着被关停的危险沧塘县对此是十分重视的也表示了可以拨出一些资金来帮助化肥厂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能耗。
    化工部划出两煤耗低于2500公斤的红线是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全国有1500多家小氮肥厂关掉一部分对另一部分进行技术改造这符合“贵精不贵多”的原则。
    但对于沧塘县来说沧海化肥厂是县里最大的企业如果被关掉了县里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光是一千多职工的安置就足够让县里头疼。此外一旦沧海化肥厂停产沧塘县农业生产需要的化肥就只能依赖其他县的化肥厂来提供相当于要看别人的脸色了县领导哪里接受得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县经委向化肥厂打了招呼让化肥厂制订一个技改方案称县里将酌情给予资金支持。
    对小氮肥厂进行技术改造是时下全国的热点各地都进行过尝试也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对于沧海化肥厂来说关键是要确定技改的规模是小改还是大改。
    以裘国梁为代表的一干领导是倾向于大改的。大改就意味着大投入投入多了哪个地方漏一点下来也能成为厂子的福利。财政的钱不拿白不拿。大改之后厂子的固定资产原值也增加了在县里的地位又能进一步提高何乐而不为?
    最初高逸平也是倾向于大改这个方案的但周晓芸说服了他使他转向了先小改然后再伺机推行全面扩产这样的长远方案。
    周晓芸是运动年代之前的大学生刚上大学不久运动就开始了大学受到运动冲击无法正常上课。在大多数同学都满腔热情地投入运动时周晓芸是少有的钻进图书馆去看书的学生之一这类学生被同学们称为“逍遥派”这个词是带有一些贬义的。
    据冉玉瑛向高凡说过的情况周晓芸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运动的一个原因在于她的出身不好。她父亲是一位国府官员解放前便跑到国外去了留下她母亲以及年仅两岁的她。
    周晓芸的母亲是浦江一所大学里的教师解放后依然留校任教所以周晓芸算是书香门第出身。进入60年代国内政治运动频繁周晓芸家的国府官员家属身份便显得非常敏感。尤其是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