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节 向北  跳跃一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方圆二百里内的绿洲马什哈德的附近多是草甸树木很稀少所以到了冬季不食物单单取暖用的木柴就难以保证。
    启程向北的计划没有人反对。
    时下东归的路途基本还是沿着古丝绸商路行进的到了这片区域去往东方的路线分为三条南线有土库曼伽色尼人横亘在路上再和他们纠缠殊为不智中线则因为山峦交错行路困难想要通过注定要用生命来开拓所以两者都不合适能够走的也就只有北线了。
    何况中线的喀什葛尔在喀喇汗控制之下路过那里免不了再起纷争虽老罗不在意攻伐但队伍中有大量的平民却不能不在意。还有一最关键的喀什葛尔向东就是无边翰海也就是后世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带着这数万人安全纵穿大漠?即便老罗有空间装满补给也做不到。
    所以长远的规划是在撒马尔罕的东面寻找栖息地然后在春天过后快速向北途经后世伊犁河谷转向东方从西疆北部直接进入河西走廊回到故乡。
    沿途是否会稳妥老罗并不清楚不过万事都有考虑作为领队人他所能做或者应该考虑到的事情都已经到位包括有可能遭遇到的攻击以及恶劣气候影响、甚至传染病防治之类的所有事情。
    或许队伍中的其他人会有些茫然但是老罗是不会有什么负面情绪的。
    由于语言相同的关系从赫拉特过来的人融入得很快人多力量大是个很朴素的道理有了新加入的人手很多筹备工作更加迅速了。
    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老罗的骑兵本队家眷营的情况。最早在希尔凡出发的时候老罗计划的是分成男女组队按照后世军队的模式来编排结果发现这样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在途中队伍拉得比较长作为一家人的往往不在一起行走互相惦念反而影响了效率。
    抵达拉伊城附近之后这种编组模式得到了调整把几个家庭的人编制在一起形成一个的互助组负责两辆或者三辆大车的行进从中挑出一个人选作为话事人。多个组互相协调由几个组织能力强的人统一调动这样就保证了整队的行进速度。
    在这方面倔老头窦铣绝对是一个好手凭借他昔年的军伍经历这个老家伙绝对是个底层管理的能者。每天行进的时候他是嗓门最大的那个骑着一匹青骢马监督着所有组队的节奏。那形象忽略衣着服饰的话无比类似后世建筑工地的包工头。
    现在收拢的这些来自赫拉特的曾经的汉人奴隶在吃饱穿暖的十余日里身体都变得壮硕起来气色比之从前不知要好了多少。
    老家伙窦铣把他们按照血缘关系拆散了安排进各个组专门指派人给他们讲解各种要领从给马匹喂料到大车的调试从收拢帐篷到扎营时的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全部安排到人。好吧这种情况也有些类似后世建筑工地里面大工带工的情况。
    有好几次老罗路过查看的时候都在心底起疑——这老家伙不会是真的来自后世的包工头吧?
    当然这种猜测也不过是无稽之谈用后世的法来讲草根中间绝不缺乏多才多艺的人才不是没有只是没人注意而已。这个时代当然也不例外。
    有了老包工头窦铣做榜样李轩那边管理的平民层也开始有样学样各处接纳新人的底层都把这个事情当作了工匠带学徒的做法来完成细节的琐碎事情也就不用老罗再做叮嘱。
    随着开始准备拔营向北的命令传开各处的营帐都动了起来。
    营地内零散的物件先被打包然后是期间的各种私人物件各自规整工匠们的工具之类最多自然也要提前开始整理营寨各处的防御设施也开始一步步收拢甚至边缘的一些马腿坑之类都在一重新回填节俭惯了的平民们甚至连剩余的木柴都准备装车带走……
    先前老罗买入的那三千中亚女人也都开始适应了这只队伍的节奏她们之中现在有好多人都各自看好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骑兵校或者守备营的光棍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