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师父  金牌幕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给李孝存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情况从大前门的瑞蚨祥开始就开始忙活无他今天夏初要去拜访自己师父——赵山北。
    赵山北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往上数三辈那也都是北京血统的老人。老辈儿也曾显贵过也有人参加过那场红色战争70年代赵老爷子拜了民间艺术大师学了一手中国大鼓80年代接触架子鼓自费进修了5年这鼓一打就是一辈子用自己一辈子的从艺人生成就了中国一代鼓王。
    一大批徒弟放在现在的音乐圈个顶个都是能叫的上号的大拿级人物就算弃了这鼓的也算是在音乐圈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夏初来北京那年机缘巧合认识了赵颂也因此解释了老爷子赵山北可能夏初对于音乐的天分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感动了老爷子当时已经闭门不再收徒的赵老爷子收了夏初做了关门弟子一教就是4年如果说夏初最尊敬的人除了自己老父老母就非赵老爷子莫属了。
    似赵老爷子这种老派人物对于收徒是很看重的。现在人叫师傅而对赵老爷子那一辈儿的人来说叫师父。师徒父子可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且夏初还是个老幺赵老爷子对夏初的疼爱用赵颂的话说爸夏初才是您孙子吧?
    夏初这一早忙活的也不是别的就是四大件夏初算不上北京人对北京了解不透彻但是对这个“瑞蚨祥的衣服内联升的鞋张一元的茶叶全聚德的烤鸭”还是了解的。
    夏初难得上次门自然得置办四大件大礼上门虽然是个形式但是也能哄老爷子乐呵乐呵。
    虽然这四大件大几千块钱如果不是音乐节出场费用到账夏初都未必买得起。但是既然叫声师父这个钱自然不能省不再贵贱老爷子喜欢这就是份心意。
    赵颂在圈子的名声自不必说谁说起都得竖个大拇指但每次见到赵老爷子老爷子必然不给个好脸色用老爷子给赵颂的评价“小四儿混了半辈子除了这个局气(仗义)还有点北京爷们的风范老辈儿人给咱留下的传统丢了个底儿掉”
    人老了就免不了固执对年轻时候的东西老辈儿传下来的东西就愈加珍视。
    看不惯的人管这叫守旧赵老爷子管这叫做“根”树无根必死人无根浮躁。
    夏初屁颠屁颠开着赵颂的大吉普还没进胡同就见了老爷子穿着个白布褂子溜溜达达提溜着个鸟笼子从胡同里走出来。
    路上碰见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伙计还不忘打招呼:“起了您内?”
    “起了。”
    “吃了吗您?”
    “今儿清儿早有点赶罗还没呢。”
    “那您儿快吃点都老家雀儿了(对上岁数人的戏谑)一顿不吃走道都拌蒜。”
    “这就去咧。”
    “得嘞那您快溜儿去吧晚上没事来家儿吃馅(吃饺子)。”
    “好咧我留点肚儿正好前天小崽儿(指他儿子)给打了2斤老散(散白)。”
    “成啊定了啊。”
    “得嘞一准儿到!”
    夏初拎着东西往前一凑一鞠躬“师父给您请安。”
    老爷子脸一板倒不是给夏初耍脸色老辈讲话这叫威严。
    “来了啊小七儿。”夏初上面有六个师哥。
    “嗳来了。”夏初笑呵呵的凑过去给师父鸟笼子接过来。
    赵老爷子漏出点笑意“走吧晌午(中午)再溜它咱家儿去。”
    “嗳好嘞。”夏初答应着。
    进了赵老爷子的大院如烟就是两面鼓一侧是三面中国大鼓一侧是一副架子鼓。
    老爷子每天都得打一气用老爷子的话说一天不打就手生就摸不准这鼓的脾气。
    六十多岁奔七十走的老人了牙齿虽然不全了但是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还有一身盖不住的腱子肉。
    “今儿怎的舍得来看我这老东西了?”迎门进了正堂老爷子往中间的椅子上一坐就是询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