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尚仁的难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一十四章:梁尚仁的难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早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党中央就八路军今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自从徐州失守后对于未来战局的发展和八路军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党内却出现了不同认识。
    日军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后到底是会继续南下从而给八路军提供更有利的敌后发展空间还是会将主力回师华北肃清后方给游击战争造成更大的困难?
    对这一局势的判断将决定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否能抓住根据地发展的时机决定敌后抗日战争的未来发展。早在38年初主席在致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就指出日本侵略军决不会允许八路军在其后方搞得它日夜不得安宁它“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而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
    对于未来日军的进攻主席预见:“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
    而在日军南下侵略武汉和广州期间主席的判断是目前日军进攻的目标是武汉、广州因此“华北游击战争还是广泛开展的有利时机”。主席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利用日军主力南下国民党正规军对他们牵制的这个空当果断作出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重大决策。
    对于主席的决定其实每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红军时代起他们领导的武装力量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饭的。在平原地区搞游击战争干部缺乏经验信心也不足。
    说到这里马铮就不得不佩服主席的高瞻远瞩其实早在洛川会议上主席提出的八路军应该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包含着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主席意识到山区虽然有适合游击战的地形优势但物产和人口均不如平原地区而平原地区虽然地形不利于游击战但在物质上拥有比山区大得多的优势。并且备受日本侵略军屠杀和蹂躏的沦陷区同胞迫切期待着能领导他们保卫家园的抗日军队的到来这是八路军壮大和发展的新的有利空间。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发展模式马铮应该在平原地区安安心心地搞平原游击战。毕竟这是有经验可循的而且已经有人为理论做过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马铮再为此而冒险了。
    早在去年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斗争正在进行时主席从聂荣臻来电中得知冀中平原日军兵力空虚他立刻致电朱德、任弼时提出由第129师和聂荣臻部各派一个支队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游击进行试探性的游击作战效果非常的好。
    但是马铮却知道平原游击战可不是想要搞就能搞起来的他需要大批的民众相信军队帮助军队。同时平原游击战还有诸多的缺点面对日军这样穷凶极恶的野兽部队来说他们找不到八路军就会拿老百姓撒气所以每一次日伪军扫荡完之后根据地就会出现家家披麻戴孝村村死人抬棺的凄惨景象。
    所以马铮就决定不搞单纯的平原游击战他要把大型阵地战也搬到平原上来他要用游击战拖瘦日军然后用阵地战彻底的消灭敌人。小鬼子不是打游击不行吗那我还要在阵地战上面将你击溃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抬不起头来。
    阳谷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还有日军急需的煤炭等资源。甚至于为了收回阳谷县日军也算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他们肯定不会放弃阳谷县的。在不久之后日军必然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来接手阳谷县的防务的这是必然的。
    马铮虽然不会占领阳谷县城但是他却没打算让日军进阳谷县城。阳谷县在马铮眼里就是钓鱼的诱饵能不能钓到小鬼子能钓到多少小鬼子就看阳谷县的这个诱饵够不够分量了。
    不占领阳谷县是因为马铮不想成为整个山东日军的活靶子但是悄悄地打击一下日军还是可以的。反正他的部队现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