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七十三章:经济建设(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听到马铮自称大老粗罗政委不由的笑了随即说道:“要是我们的大战神是大老粗的话我们这些人干脆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了呵呵呵。”
    接着罗政委又继续说道:“我抵达军区也有几天了虽然对咱们军区的事务了解的还不是很全面但是可以看的出来军区的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你看着归绥城每天车来车往的好不热闹比起晋东南的那些大城市也不承多让。要是让主席等人看到了肯定会很满意的!”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满意?我看未必!”
    “怎么我们的马大司令似乎对军区的经济发展很不满意?”罗政委笑问道。
    马铮叹了口气说道:“哎不是我不满意而是军区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部队的发展绥察两省的自然环境你是知道的在这里搞农业生产肯定是不行的绥察两省最肥沃的土地是在河套地区但是那边却是国民党所部的地盘准确的说是第八战区傅作义所部的地盘。”
    “农业不行的话税收肯定要受影响。事实上这两年我们从农民手中征得税收微乎其微要是算上我们补贴进去的种子的话我们甚至还得往里贴上不少。但是就算是如此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下家里的存粮依然少的可怜。’’
    “今年更是勉强够个温饱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还得军区救济这样下去一旦遭到日伪军的经济打击的话或者是遭遇一个灾年的话就算是日军不来攻打我们我们自己就会吃不消的。而且我想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日军肯定会落井下石的到时候恐怕连国民政府也会向我们下黑手所以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啊!”
    这倒不是马铮杞人忧天而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这两年八路军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延安的党政机关的财政来源分两个阶段两个不同来源。
    1937年至1940年期间外援是边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使边区财政困难。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才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由此也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所以发展经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而马铮更是想在绥察地区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所有的根据地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罗政委刚刚上任不足半月所以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绥察军区现在的防区倒是知道的很详细绥察军区所有的地盘都是马铮带领部队从日军手中夺回来的。
    不过日军在被马铮所部消灭之前也没有拿下整个绥远在包头以西尤其是巴彦淖尔一带还有大批的国民政府的部队而其最高指挥官大家也不陌生就是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的傅作义。
    第三十五军做为地方杂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不是浪得虚名尽管多次和日军交手战绩也是互有胜负但是却一直都是紧守着自己的地盘虽说没有收复多少失地但是却没有让局势恶化。
    而第三十五军的驻地就是塞北最肥沃的河套地区尽管那里没有什么大城市区区一个临河也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市但是河套地区的经济状况却不是塞北任何一个地区所能比的。
    再结合这段时间在绥察地区的所见所闻罗政委倒是相信了马铮的话不过对于经济他本人也没有搞过所以对于马铮说的这些东西他也只能耐下心请教了:“老马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勉强能理解但是要是让我提意见我是不行的我没有你看的那么透彻更没有你看的那么长远。况且我的特长是搞政治工作和军队的内部事务对于经济并不在行。”
    马铮也清楚罗政委说的是实情而且在开口之前他也想到了这个结果毕竟他对这个后世的老元帅的平身经历有个大致的了解这位后世被誉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