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蛙跳战术(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蛙跳战术(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军打算反击而马峥所部同样没打算后撤而此时塞北兵团在徐州战场上依然稳步推进除了之前参战的55万大军外马峥又从其他军区抽调了30万精锐南下。
    1944年8月中旬这30万有生力量抵达鲁南随后马峥命令抵达前线的装甲部队开道对苏北日军防御圈进行中央突破。
    8月17日南线部队连陷韩庄、泥沟镇后不顾日军第10师团和第107师团的阻击孤军深入并且在幕阜山一线击溃日军3个师团6万余人的阻击之后直奔台儿庄突进希望一举攻占徐州。
    而冈村宁次也不甘示弱从华中地区紧急调来650架战机增援徐州战场同时也紧急调来300辆坦克以及大批的武器弹药为了保证前线的供给冈村宁次专门在安徽的安庆设立了一个物资储存基地并且派重兵把守。
    冈村宁次的战略意图并不难理解说起来很简单完全是马峥之前使用过的翻版那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尽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因此日军尽管在徐州沿线设置了大量的阻击阵地但是每一个阵地的抵抗都不是极为坚决每次打到关键的时候日军便撤退了但是每一次都会给杨成武所部造成巨大的伤亡。
    徐州会战以来日军虽然丢了不少县市但是就付出的代价而言还是杨成武所部要惨重一些单单兵员伤亡就超过了3万7千多人其中战死者的人数18600余人。
    冈村宁次打的什么主意马峥很清楚他并没有放之任之也没有命令杨成武所部放弃进攻而是命令杨成武加大进攻的力度和速度因外他要给小鬼子玩一个没见过的。
    同第一次徐州会战一样台儿庄依然是一个战略要地鉴于第一次徐州会战之时日军失败的经验冈村宁次一下子在台儿庄及其附近的地区安置了3个步兵师团另外还将台儿庄修建成了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军事工事只要马峥所部敢来冈村宁次相信台儿庄会成为东方战场的绞肉机。
    台儿庄的变化马峥早已经知道但是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力马峥还是命令部队继续向台儿庄进发不过速度却略有下降。
    同时马峥也在前敌指挥部里忙着试验自己的新战术这个战术虽然说是新战术但是搁到马峥那个时代其实并不新鲜。
    说起这个新战术倒是和美国人还有莫大的关系这个战术其实就是美国人发明的“蛙跳战术”。层层设防的敌阵中攻击部队超越前线直入腹地夺占一个个中心要点这就是马峥所说的新战术的中心理论。
    “蛙跳战术”是一种跳出了线性思维的一种全新的战术在陆战场为主宰的几千年时间里战争双方的对抗是一场“楚河”“汉界”分明的角逐。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摧城拔寨在指挥员的思维里始终存在着一条明确的战线。作战双方都立足于自我之营盘逐次推进依法用兵。
    但是这样的战术通常情况下会将作战的双方陷入一种拉锯状态使得双方不得不进行消耗战对于部队的和战略物资的消耗是非常严重的。
    二战进入反攻阶段之后太平洋战场就陷入了这样一种拉锯状态: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开始反攻日军则负隅顽抗。
    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双方逐岛争夺战争异常艰难。为了加快战争进程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美军的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脑海里产生了:放弃一线平推的传统做法跳跃前进越岛攻击。
    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在他们的指挥下两路并进利用海军优势避开日军的一线防御要点攻取其战略纵深中守备较弱的岛屿得手以后再以此为支撑继续开展进攻从而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仅用半年多时间即突破了日军的内防圈。
    这种战术在东南亚战场是成功的但是现在被马峥搬上了陆地就不一定成功了所以马峥也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