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灭门  为君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正统年间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互相勾结倚仗英宗不懂世事明面上唯英宗之命是从暗地里为非作歹残害忠良扰乱朝纲。一时间庙堂之上文武百官不敢谏言百姓民间人心惶惶。
    正统八年(1443)
    某夜燕京城的街道空无一人雨水细腻无声的降落到地上融入平坦石砖的深灰色之中溅起的水花让整个京城都陷入一种灰蒙蒙的氛围之中。此时要是有不入道的算命先生可能更会和你乱讲一通曰其不祥恐有血光之灾。话虽如此但是这种天气着实让人的心情不好。
    就在京城东南角一座正门上写着刘府的大宅静静地就卧在那里。京城里的人都知道这里是翰林侍讲学士刘球刘大人的府邸。刘大人虽是一位文官而且并非地方官但是爱民如子体察民间疾苦常常体恤救济百姓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民心。刘大人的美德不仅仅体现在百姓的心中在朝廷上更是以身作则为人正直不阿敢于谏言是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心中的好官。
    此时刘府里面的人都进入了梦乡整个刘府都处在一片安静的氛围之中。
    然而就在刘府之外的一间客栈的房间里一群身穿锦绣官服的人正虎视眈眈的看着这座府邸。这些人清一色都是男性这些人的官服乌黑而又有丝绸的光泽左臂绣有瑞兽麒麟麒麟吞云吐雾脚踩祥云一副威武神气的模样。每人左手边一把绣春刀搭在腰带上这种刀集唐刀少林梅花刀单刀的优点于一身轻巧狭长适合中近距离战斗是锦衣卫统一配置的武器。很明显这些人就是令文武百官都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为什么会说他们让百官威风丧胆?因为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百官而最令人恐惧的还是从小就接受培养训练的锦衣卫武艺高超一般的捕快士兵根本不是对手每名锦衣卫都是在战场上可以以一敌百的精锐。一旦被锦衣卫顶上的朝中大臣很难有保全自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官都惧怕锦衣卫的原因。而到了正统年间锦衣卫已经搬弄是非诬陷良臣让无数的清白大臣都身陷囹圄。尤其是这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公然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勾结弄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这群锦衣卫的中间有一位服装略有不同的人他的装扮比其他人的更加华丽。这个人的官位比其他人的都要高。
    “指挥使大人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周围的一名锦衣卫问道。
    迟疑了一会中间的指挥使放下了玩弄许久的酒盅缓缓地说道“蠢材!这是谁家你不认识么?”
    之前的那名锦衣卫仿佛被吓到了又立刻归于平静“这是侍讲学士刘大人的家。”
    “知道就好。两年前刘球上书反对麓川之役就惹得王公公很生气。前些阵子他又上书指责麓川之失。这回王公公是勃然大怒叫我将这刘球抓起来。王公公特意叮嘱我千万不能把事情闹大不然传到太皇太后的耳朵中去他必然没有好果子吃。除了刘球和他的两个儿子剩下什么都不要留。你们先去罗伊留下。”
    剩下的锦衣卫一齐答道“是指挥使。”
    锦衣卫们都走之后就剩下了马顺和之前提问的那名叫罗伊的锦衣卫。
    “我说罗伊啊你能不能不要问那么蠢的问题。你的资质在他们当中不算高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还是要一直提拔你么?”
    罗伊心中立刻就有了答案。“因为我对指挥使和王公公绝对的忠诚。”
    马顺颔首同意地说道“恩还算不笨。你得学机灵点要不然等以后我离职了提拔你当指挥使怕是不能服众啊。”
    罗伊从来没听马顺说过要提拔他做下一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顿时喜出望外半跪向马顺“谢指挥使抬爱属下一定竭心尽力向指挥使王公公效忠。”
    马顺没管他说了什么“你记着你虽然是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但是那南镇抚司的卢忠也企图坐上我这位子。所以你要更加努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