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开战(二)  为君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军出击!”
    也先骑在自己的战马上手中的弯刀指向远处的西直门。一瞬间凶残的瓦剌士兵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好像饿狼扑食一般向大明阵营冲过去。在他们看来此时的明军不会比在土木堡的时候厉害到什么地步眼前的北京城就像一只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羔羊瓦剌大军势在必得。
    而且对面明军表现的也非常懦弱毫无还手之力。这些瓦剌人甚至还好奇这样的军队几十年之前是怎么把他们的祖先去赶回大草原上的?
    与此同时德胜门宣武门阜成门三处也同时爆发了激烈的战争其中瓦剌这边德胜门主将乃是也先的一个弟弟叫做绰罗斯·孛罗可以说也先在西直门和德胜门下了很大一部分力量。首先是也先在西直门外驻扎其次双方心里都非常清楚德胜门和西直门是最重要的两道关口所以这两处战场发生的战争才最激烈。无论是那一边只要拿下了这两处的胜利无论最终战况如何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也许是因为在其他五座城门分散了些许兵力西面四门在人数上就没有取得太大的优势。我们现代人对古代战争的印象差不多就停留在成千上万人之间使用冷兵器的厮杀。这是绝大多数影视作品带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我们对古代战争最基本的感觉。也许会有一些战争发生的时间阵容环境不同其中会有惊艳到我们的比如说赤壁之战涉及了利用了天气以及超大规模的水战本朝建国之前老朱对抗陈友谅也是通过水战奠定的基础。这些对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来说也是少数地面硬仗还是最多的。
    接地气一点说战争是高级打架比打架多了很多的死伤规模也大了很多。想要打赢往往滴一个想到的就是增加人数。人多我们就能赢。我们往往会认为打架的时候一对一换个说法就是一换一我人比你多最后剩下来的就比你多。可是就目前来看大明士兵真的能够做到和瓦剌士兵一换一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不仅头脑非常理智非常清醒身材也非常魁梧剽悍。所以一对一的情况下寻常大明士兵根本打不过瓦剌士兵。这也就是为什么于谦凑到全国军队二十二万人的时候依旧认为不够用的原因。
    也许你会问了为什么在土木堡我大明五十万大军打不过五万瓦剌人?你说一打一我打不过十打一我总打得过了吧!这回你怎么说?你可能忘记了我大明军中可是有一个叛国的王振先生呢!
    王振带着朱祁镇从大同原路返回的时候特意去了一趟蔚县也就是王先生的老家。接着在各处停留故意绕道搞的大明士兵怨声载道。打仗的时候他们是五十万份战斗力不打仗的时候就变成了五十万份麻烦五十万道难题。行军打仗可不是你打策略性游戏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嘴里只会喊着“为艾尔而战!”的狂热者(星际争霸神族)也不是一句句的“为了联盟!”“为了部落!”(魔兽)。他们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打仗的时候会愤怒同样也会害怕战胜了会骄傲失败了也会气馁。这是永远也不能避免的。
    将军统领士兵不是人数越多越好而是统帅一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最能发挥自己军事才能的部队要不然纸上谈兵的赵括和土木堡之变的朱祁镇都是下场。
    所以这五十万人就在不服上级统治当中被仅仅五万如同割麦子一般无伤团灭。这也就是土木堡之变不符合我所说的道理的原因。这么长的篇幅就是为了说明瓦剌人的战斗力远远大于汉人。
    于谦身穿着铠甲手拿着一把剑在六七名士兵的保护之中一找到机会就和瓦剌士兵厮杀起来。他的剑上已经沾了十几个瓦剌士兵的鲜血死在他手上的瓦剌人已经远远超过他能做的。
    于谦只是一个文人一个一点身份背景都没有的人却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三品大员皇帝身边的亲信一定有他的本事。他的本事就是正直。因为正直所以不亏理亏才有无穷无尽的勇气在他的身体里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