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一章 十一年  都市藏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出土的菊花形金碗、莲花纹银碗、斗笠银碗等器形已经在绵、阳窖藏、德、阳窖藏、福、建邵武、窖藏等处均有发现。
    在菊花形金碗上明确有“绍熙”的纪年款而“绍熙”也就是1190年以后。
    由此专家推断彭城金银器的器物年代其上限应该不会早于“绍熙”年间几乎所有的器物都表现出明显的南宋特征其下限不会晚于南宋末年。
    但器物的年代不一定就是下窖的时间是什么原因促使主人埋掉这一批珍贵的财宝?
    仓促的“窖藏”往往都是把东西藏在罐中、木盒中甚至直接埋入土坑。
    但彭州的金银器却埋藏在规整的砖室内器物放置整齐有序多数器物还用纱布包裹贵重金器都装在一个大的银钵中下窖的时候还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放入一些相同的器形重叠在一起。
    ‘
    砖室的大小刚好能够装下所有的器物既没有留下大的空间又不会因空间太小而压坏器物而且埋藏在2米多深的地下。
    这说明主人在下窖的时候时间很充裕没有丝毫的慌张。
    专家发现在大量的金银器中出现了“董”、“董宅”等铭记估计这应该是这批金银器的主人一个姓董的大户人家。
    尽管宋代奢侈之风盛行一般老百姓都以有几件金银器而自豪能够拥有数量如此之多的精美金银器。显然“董”是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财力的家族。
    一般的社会事件不会对这些庞大的家族产生多大影响。致使其不得不将珍贵金银器埋入地下的原因肯定是他们难以控制和预料的严重事件。
    诸多线索让专家思路逐渐清晰。
    在“绍熙改元”之后彭城的确发生了足以令当地富豪仓促出走、埋藏珍宝的事变。
    南宋端平三年也就是1236年蒙古铁骑占领大半个宋国那时人们匆忙逃亡。
    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的场景:彭城一董姓大户人家提前得知蒙古兵南下的消息并料定彭城迟早会沦陷。于是早早的就将多年积聚的金银器埋藏好想等战乱过后再取出来。
    但没想到的是当蒙古兵杀到的时候一家老小均被屠戮或者逃走之后却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倒给现代人留下了通往南宋的实物资料。
    但最准确的推测尚需更多史料佐证。
    虽然大体推断出来了这批窖藏的出处。但新的疑问接连产生。
    既然是窖藏那这个董家难道就只有这三百五十多件金银器?
    既然能够有实力买那么多银器难道就没有实力买金器?
    要知道金器和银器的差别就好像现在的桑塔纳和轿跑的区别在大户人家之中。是绝对不可能没有金器的。
    而且从窖藏的发现来看这座窖藏显然是不完整的。
    从这次发现来看当时这批金银器的主人准备的很充分。他们能够完整的把东西藏在地窖当中说明他们离开时很从容。
    既然是这样。一大家子人留下的东西自然是不可能不完整的像女人的首饰自然不可能都是金银头饰最起码还有手镯戒指耳环什么的。
    还有银器也是很明显不完整的像一些餐具这批窖藏发现的只有银碗而其他像杯子、汤匙、筷子、酒具等都没有发现。
    所以就算这户人家没有实力置办太多金器像上述所说的银器是一定会有的。
    有了这样的疑问彭城市博物馆的人员兴奋了而且他们也很快有了收获。
    彭城金银器的发现地现在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清代是寺庙所在地在此之前已无从可考。
    这次是因为城市改造工程才有了意外发现所以当他们把整个工地清理出来时很快又有了发现。
    那处地方很明显也是一座地窖但接下来的发现却当头给他们浇了一桶冷水。
    地窖是发现了但这是一座明显被破坏了的地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