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移师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吸取了窦武教训的大将军何进显然就看中了外拥兵马、用兵狠辣的董卓的手中的实力。
    并州辖区与司隶辖区濒临所以不管董卓是入朝还是外调并州都能够成为大将军在外在内的一大助力。
    而董旻在得到大将军暗中的示意后立马也意识到这其实也是自家兄长的机遇所以他急忙派快马赶来董营将这等决定今后朝廷大势走向的大事情向董卓一一禀报。
    董旻虽然没有在密信中写明自己的态度但字里行间董卓都能感受到自家兄弟踊跃想要跻身这场风云际会的渴望。
    而李儒在看完这封密信之后思忖了一阵子也随即大胆向董卓进言提议董卓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后大军移营向并州进发渡过大河之后伺机在河东一带驻扎以观望朝中的时局。
    这是一场极为凶险的政治博弈但也是一次获利百倍的难得机遇。自古能够于风云际会之时大胆投注而获胜者往往就能够拥从龙之功位极人臣享不朽之大名。
    李儒细心观察董卓神色变化他追随董卓多年坚信自家的主公有这种一掷千金进行豪赌的魄力。
    而董卓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他虽然心里不愿意离开三辅这处布局多时的兵家要地但是他也知道眼前的这场机遇就如同董旻和李儒所讲的那样是天授之机万世一时一旦错过了不仅错失了天大的利益还会惹来破家灭族的祸端。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这是吴起的兵书中给世人强调的用兵之要也是董卓戎马多年得来的宝贵经验。他用兵一向坚决果断所以中平二年在美阳和叛军的主力人马对峙之时他才能够抓住叛军因为天降陨石而引起短暂骚乱的机会驱兵接仗高歌猛进一举击溃兵强马壮的凉州叛军之后在张温分路追击凉州叛军的战役中董卓也是根据形势当机立断决堰引水阻隔追兵使得自己在其他五路大军全部兵败的情况下仍然保全兵马、毫发无损地退回到了驻地。
    “嗯——我意已决受任并州牧移军入河东!”
    董卓一经决定豪气顿生他霍然起身一手按着腰间宝剑一手抚了抚颌下的虬髯目**光大声说道。
    “诺!”
    李儒的马脸上的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现在虽然不是在军议但为了配合董卓胸中的万丈豪情他也是大声应诺。
    确定了移军河东大方向之后董卓又和李儒开始细细商议这移军的细节。他麾下除了本部的湟中义从、秦胡兵之外还有一部分三辅的驻军。若是按照诏书中的旨意董卓当然要把这些兵马全部交给当下三辅地区最高的军事长官皇甫嵩然后轻车简从前往并州上任。可若是真这样做董仲颖就不叫董仲颖了。
    董卓决定只将归属三辅驻军的那一部分兵马交给皇甫嵩至于他的湟中义从和秦胡兵只是属于他的私兵他肯定是要带走的加上招降的那些凉州叛军的精锐人马他的兵力仍然能够保持有万余人马
    这样一来不管董卓是去威慑并州的南匈奴还是黑山、白波之贼亦或者借机插手雒阳中愈演愈烈的朝堂争斗兵力都是足够的了。
    谈到招降的凉州叛军时董卓眼中精光一闪目视李儒说道:
    “营中招降的凉州叛军已打散至各部之中先前又于俘虏营中削弱、离间彼辈如今皆无异动彼等原先亦是骁勇善战之徒如今正好为我所用只是还有部分‘流寇’还散落在各处如今大军移营却是还需费些心力对付啊!”
    下首的李儒闻言立马收敛精神此前养寇之计正是他为董卓谋划的虽然计谋赶不上时局的变化未能够完全施展开来但如今大军移师在际若是在此事上出点什么差错那就是变成了自己画蛇添足、自找麻烦的笑话了。他连忙拱手向董卓禀报道:
    “主公先前之计不仅养寇亦可养军彼等‘流寇’劫掠富家攻破坞堡所得财货悉数暗中流向我军营中由儒亲自掌管充实军需。如今大军移师河东也可一举收编彼等增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