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起云涌的初平元年在入冬大雪的覆盖下渐渐远去迁都长安的汉帝国迎来了它年号“初平”的第二个年头。
    战事虽然随着冬雪稍稍停歇但是不管是董卓一方还是关东盟军一方都依然在紧锣密鼓地为己方阵营造势为下一年的战事积蓄实力。
    屯兵河内的袁绍因为在军事上屡屡受挫已经暂时无法和雒阳的董卓对抗而讨董盟军的声势也一度衰颓到了极致。
    无奈之下袁绍也转而想要从政治上下手拥立新君利用新君主的权威来重塑讨董盟军的威势巩固自己这个联军盟主的地位。
    因此袁绍很快将眼光投向了幽州牧刘虞刘虞乃是汉室宗亲素有厚望又善于治理地方、抚平戎狄再加上幽州的渔阳、上谷等地又多精兵强将还有三郡的乌桓突骑相助如果能够拉拢到刘虞这个声望派、实力派那袁绍的目的也就能够顺利达成了。
    可惜袁绍的这个打算还是落空了。
    不仅是刘虞本人坚决拒绝了北面称帝的奉请而且曹操、袁术等人也陆续反对袁绍的提议联军之中尤其是袁术的态度最为关键袁术如今和豫州刺史孙坚联合两人的军队是迄今为止还没有遭受董军重创的唯一一支讨董军队也是目前讨董联军中兵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袁绍那点打算身在南阳的袁术自然也看得清楚。
    两人本有构隙只是因为所谓的“国仇家恨”才勉强走到了一块但随着袁绍盟主声望衰减袁术势力壮大这一趋势的进行两人愈发貌合神离隐隐已经成了关东盟主的竞争者。
    反观董卓一方却因为连战连捷的军事行动将原本岌岌可危的朝廷威势又硬生生地扭转过来眼下关东讨董盟军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也多是独力难支、苟延残喘的姿态董相国作为匡扶汉室首要功臣功比霍、伊相国之位自然也要再进一步于是在提前授意的群臣劝进下还身在雒阳指挥兵事的董卓被敕封为太师位于诸侯王之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臣之极。
    在这种态势之下双方孰强孰弱的情况也已经十分明显开春之后冰雪消融董军很快也就对实力尚存的袁术、孙坚联军发动进攻而豫州刺史孙坚的军队首当其冲南阳、豫州、河南尹三地交界之地的汝水上游一线也成了交兵的第一战场。
    两方的兵马在汝水南北两岸都发动过试探性的进攻其间董军一度占据了明显优势。
    移军梁县以此作为前进基地的孙坚兵马遭受了董军中郎将徐荣等人的突然袭击城外的兵营被西凉铁骑踏破孙坚率军苦战不支于是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亲率心腹亲卫突围但孙坚头裹赤罽帻西凉轻骑竞相追逐多亏了心腹亲卫祖茂的金蝉脱壳之计才让孙坚安然离去。
    但此战孙坚还是折损了不少人马就连颍川太守李旻也被徐荣的西凉兵擒获并被徐荣下令烹杀而麾下被俘虏的士卒也被董军采用“点天灯”的残酷刑罚一一处死。
    董军的令人发指的残暴一时间让关东州郡闻风丧胆。
    但是孙坚在收聚溃散的兵马后还是执意要与董卓的军队在汝水一线对抗他深知西凉骑兵的厉害一旦退守豫州以豫州一马平川的地理那无疑是需要处处布防所谓的防御也就形同虚设只会让西凉军发挥骑兵的优势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在奔击中逐步消灭己方以步卒为主力的兵马。
    进攻往往是最好的防守。
    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孙坚乃是讨董盟军之中真正的沙场宿将他的军事才能比起其他讨董联军的刺史、太守而言不知要高上多少倍因此重整兵马的孙坚在不久后就渡过了汝水上游进驻阳人。
    而这一次屡战屡胜的西凉军也决定要彻底解决孙坚这一支兵马了。
    身在雒阳的董卓在得知孙坚进军阳人之后也随即下令以胡轸为大都督统领吕布、徐荣等各中郎将的兵马歩骑数万浩浩荡荡进逼阳人而来。
    不料这一次西凉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