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山中王孙归来兮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阎行携获胜之师以及俘虏的张济士卒返回安邑之后没有急于论功行赏他知道自己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完成自己的地盘虽然一时间扩大了一倍不止可是实际的实力却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相应得到增强的。
    比如说赋税、比如说军力吃的依旧是河东屯田的老本甚至乎河南生产、民生凋零河内刚刚经历战事这两郡都需要河东郡反过来赈济和派出兵马驻守。
    为了收取河内的民心阎行已经下令免除了今岁河内全境的赋税而河南地更是需要输送粮秣刍藁供应当地的河东驻军还有赈济境内的诸多流民。
    这样算起来阎行的实际实力短时间内不但不是膨胀扩张反而是因为地盘翻倍在粮秣、兵马上变得有些拮据起来。
    当然按照严师等文臣对河南、河内两地的土地、人口测算河内郡受兵灾程度还不算严重到了明年应当就可以正常征收赋税同时依照傅籍征召民役训练士卒了。
    而河南地的恢复则要慢上许多不管是从招抚流民、恢复生产上来讲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就算是大规模借鉴河东郡的经验实行屯田初有成效至少也需要再有两三年的光景。
    具备优势的是河南地作为本朝的京畿地区不管是阳渠水利还是近郊田地都是肥沃便利的所在加上“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河南地借助着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也是发展河东池盐商业的好位置。
    待到两三年后阎行彻底消化、巩固了三河之地那他的实力就将跃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了一个能够与河北袁绍、关中李傕、郭汜这些势力全面抗衡的庞然大物。
    而这些的前提都建立在天时人和上阎行相信自己麾下文武的军政才能但也有一些事情是不受人力所控制的。
    比如说旱灾如果说接下来的旱灾持续不断那么不仅河内、河南两郡的生产、民生恢复会陷入迟滞连同欣欣向荣的河东郡也有可能陷入到了饥荒的灾难之中。
    幸运的是今年八月份终于开始天降甘露了。
    虽然之前的农业损失已经无可挽回各地的民生也不可能因为一场雨水就能够改善多少但至少这是一个好兆头特别是对于刚刚扩张了地盘领土的阎行而言。
    携带着今岁喜降甘露的喜悦阎行赶到了河内境内的野王。
    张杨虽然消灭了但不代表河内就平定下来了。
    接下来河内的士民以怎样一种姿态来对待这些进入境内的河东兵马关乎到了阎行对河内的统治根基。
    为此阎行需要亲自面见一个人他就是常林。
    常林年少尊亲面斥父友、在王匡手下解决自己的叔父、在上党协助陈、冯两家抵御张杨的袭扰可以说他年长之后的威名全是抗拒在任的河内太守的强权得来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常林的名气在河内的很大不畏强权的事迹在河内的士民妇孺中广为人知。
    阎行入主河内不想重蹈前面两任太守王匡、张杨的覆辙他们以强权刑罚、兵马刀兵来压制河内的士民巩固自己的地位虽然能够得一时安稳但是长久的隐患众多。
    河内衣冠逃离、黔首侧目这就是张杨虽然坐据了河内这个大郡却在短短时间内就被来自河东的大军彻底消灭的重要内因之一。
    他能依赖的只有那一支他带来的并州兵马一朝战败失利被河东大军打残张杨就失去了所有翻身的机会。
    阎行鉴于如此已经决定了要上表长安朝廷以常林为河内太守推行以“河内人治河内”的制度。
    这虽然和桓帝时的“三互法”即地方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互违背但是阎行坚持“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的观念依旧下定决心在战后连续三次修书前往上党邀请常林前来野王一晤。
    身在上党的常林思虑再三之后就启程下太行陉进入河内前来野王与阎行相见。
    究其原因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