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从良  侍妾翻身宝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上午梁顺提前得了诺雅授意侯在散朝后大理寺卿徐博宇回府必经之路。
    临近中午估摸着已经罢了朝食的时辰大理寺卿的绿呢大轿方才一路张扬着从这里路过。梁顺深吸一口气奋不顾身地扑过去跪在地上将状纸高举过头大呼冤枉。
    梁顺并不紧张因为诺雅告诉他这徐大人乃是自己人。
    诺雅提前打听清楚这大理寺卿徐大人倒勉强算是个公正廉明的主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喜好沽名钓誉最爱听别人阿谀奉承。所以诺雅特意叮嘱梁顺在大街之上喊冤挑选了车水马龙的闹市口口口声声恭维“包青天”。
    这寻常的民间案子或纠纷并不归大理寺管辖所以徐大人几乎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有何冤枉去京兆尹衙门递上状纸伸冤就是莫在这里拦路。”
    梁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小民所告之人在朝中也有官职一向跋扈小人唯恐官官相护不能为小的主持公道素来听闻徐大人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乃是包公在世所以才大胆恳请大人为小人做主。”
    喧闹声立即吸引了大批围拢了看热闹的民众指着梁顺议论纷纷。
    “这不是梁员外的侄子吗?听说梁员外惨死他被赶出梁家了?”
    “就是看来今日他是冒险为梁员外伸冤来了孝义可嘉也算是不白养他一场。”
    诺雅与两个侍卫混在人群里缩着脖子高声应和道:“你找徐大人就对了!他向来嫉恶如仇除恶扬善是京中难得的包青天肯定会为梁员外伸冤的。”
    “就是梁员外死得憋屈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奸夫*天理不容!”侍卫相帮着煽风。
    立即就有不明白其中情由的向身边人打听是非曲直顿时也受了感染义愤填膺振臂纷纷支持。
    徐大人得了赞誉无异于被架在了虎背之上又是在闹市之中众目睽睽。他招手唤过一旁长随问清楚情由及武将潘尤的身家背景知道不过是拐弯抹角地攀上了权势姻亲扯虎皮做大鼓而已。
    因为潘尤乃是朝廷官员大理寺受理此案也算不得越权。他有心拿潘尤开刀换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就步下轿子亲自走到梁顺跟前接了状纸大义凛然地道:“京中竟然还有这样目无王法草菅人命之徒身为朝中命官若是不能为死者伸冤有愧苍天!今日我拼了头上这顶乌纱帽这状子我接了立即拘拿被告到大理寺即刻开堂审讯。”
    市井间一片欢呼齐声称赞徐青天全都拭目以待。
    那大理寺卿徐大人吩咐差役以雷霆之速将妇人廉氏与潘尤拘留在大牢里隔绝与外界一切联系。然后将当初亲眼目睹梁员外捉奸的一干下人带至大理寺亲自审问了解仔细其中来龙去脉胸有成竹。
    这徐大人乃是老油条知道这样案子背后多少牵扯了朝廷同僚坚决拖延不得否则必然夜长梦多。到时候潘家上窜下跳地打点疏通难免有相熟之人托了门路前来求情必然得罪他人。
    因此他回府以后就闭门谢客故意放出风声说梁顺手中有如山铁证此案怕已铁板钉钉让前来求情者知难而退。
    第二日一早就寻了仵作开棺验尸那梁老爷的确是颈骨折断而死证实了梁顺所告属实。回衙门以后对着廉潘二人一番严刑拷打费不了多少气力那妇人就熬不过刑罚老老实实招认了并且将所有过错全部推到了潘尤头上。
    签字画押以后那潘尤见大势已去再抵赖也是徒增苦楚也就一五一十地招了。
    毫无悬念案子秉公而断两人不用等到来年秋后三日后午时三刻斩立决。
    中间也有那潘家人求爷爷告奶奶地想替潘尤通融买命但是诺雅在京中将此案声势造得浩大说书馆与茶馆里百姓对于徐大人的不畏强权秉公无私全都津津乐道齐声称赞。那武将潘尤原本也是个有所依仗无恶不作的主如此一来倒是大快人心。所以案子盖棺定论以后谁还敢徇私舞弊?潘家人自然求告无门。
    梁家家产尽数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