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6. 没有援军,只能撤回来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狗后来也学了几次,虽然成功率不高,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只是平时要准备两把驳壳枪背在身上,以备不需。

    这些老兵油子们,各有各的歪招阴招,战场上,本来就是兵不厌诈的,兵者,诡道也,没有人会指责这些阴招,只要能干死敌人,保住自己的命,都是好招。

    其实,这个招数有点像当年戚继光抗倭时候的一个招式,三狗在学校,校长就经常鼓励大家多去学习戚继光的、,还有蔡锷将军编的等兵书。

    后来三狗根据戚继光的鸳鸯阵,也把炊事班人武装起来,如果在拼刺里,二对一,或是多打一时候,有一个拿着带松针的松树枝、或是带竹叶的长竹竿,来不停地骚扰鬼子的眼睛。

    类似几百年前戚继光抗倭的“狼筅”,不停地往鬼子眼睛处递,迷惑对方的视线,其他的队友一个保护“狼筅”手,其他的则伺机袭刺敌人。

    而且这个狼筅最前头的竹子是削尖的,是可以捅人,鬼子要是以为只有点竹叶子,那就惨了,会被前面掩藏在竹叶子里的竹尖给捅到。

    另外一个就是三狗让人做了一些铁头木杆的标枪,长短都有,长的就给炊事班人使用,对着鬼子一顿乱刺就可以了。

    反正鬼子的刺刀够不到,只有挨刺的份,想冲进来,又有其他人挡着和保护着,炊事班的兄弟,就拿着长枪在外围不断地往圈里的鬼子刺。

    因为在拼刺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是国军的人数多,因为国军自己很清楚,在人数不占优的情况,最好是少找鬼子拼刺,因为打不过他们。

    短的标枪,就是人手一根,在发起冲锋,快要接敌时候,大家把手里的标枪给掷出去,一顿标枪雨撒向敌人,不管中不中,多少会中一点。

    关键是为冲锋在前头的战友服务的,和牛牯扔驳壳枪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头的鬼子在躲避或用枪杆格挡标枪时候,正是门户大开的时候,一个突刺,很容易得手。

    当然,这个也只是在武器弹药急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要是有先进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谁会把几百年前冷兵器时代的东西搬出来。

    ……

    以前和鬼子拼刺刀,一般都是三狗他们人数占优,鬼子的兵力不够,不会对这一个小小的阵地,派出太多的人马来进攻,大量的兵力分散在其他各个阵地里,和国军较量。

    估计鬼子也想过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但奈何国军的阵地连绵不断的连接在一起,后面还有很多机动的预备队,哪个地方吃紧,预备队就扑向那个地方救援。

    正如老胡的三营敢把三个连一字排开,而不留一个连作为预备队,主要是后面团部给预留了强大的预备队,至少有两个加强连来做机动预备,还没有加上团属的炮连。

    上次鬼子也搞过一次集中兵力,想重点突破七连的阵地,结果把全部兵力投入进去,遭到了三营八连、九连的侧背部袭击,差点被包了饺子,全军覆灭。

    打那后,鬼子学乖了,不敢把全部的兵力都投入进去了,多少也要留一个预备队在后面警戒着,防着国军来偷袭和包抄。

    不过,在今天,有点异样,三狗他们七连和鬼子一个小队在拼刺时候,按道理,近一百人,打四五十人的鬼子,是旗鼓相当的。

    可是今天却越打鬼子人越多了,牛牯心急都回望,希望背后的三营长老胡能派出八连或九连的人来帮忙一下。

    可是,等了好久,都没有见老胡的动静,其实不是老胡不派,而是派不出来人了,团部的预备队也全上了。

    因为这次鬼子在罗店正面阵地集中了11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全线进攻51师的阵地,如果仅仅这样,51师还是能抵抗得住。

    没想到,日军的13师团,已经派出一个步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