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5. 馒头山攻守战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军的迫击炮“咣、咣、咣”地响个不停,三营馒头山正面阵地上原先的机枪阵地上,火光连成一片。

    不久后,日军前锋的散兵,又开始了向前移动,在照明弹下,鬼子窝着身子,像跳蚤一样在阵地前沿的火线上跳来跳去。

    三营集中了正面阵地七连大部分的优秀射手,利用中正式步枪的稳定性,作为狙击枪的雏形,开始猎杀日军的散兵。

    像秀才、陈彦心、马召凯等神射手,带着副射手,一人几杆步枪,快速地用准星来套住稍纵即逝的目标,果断地扣下扳机,几乎是三四枪就能射中一个鬼子。

    这么高的命中率是非常恐怖的,在抗战中,即使是射术精湛且节省子弹的日军步兵,也要平均消耗上百发子弹才能命中一个中国兵。

    作为74军的精锐部队,每个战斗步兵最少有一个基数的步枪子弹,一般是一百二十发左右。

    按照秀才他们这么奇高的命中率,每人在一场中小型的战斗里,打完一个基数的子弹,可以射杀三十名鬼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数字推理,在现实里是不现实的,首先,鬼子不会这么傻,不断地把人送到秀才他们枪口下去送死。

    目前大家还碰不到旗鼓相当的大兵团作战,基本上是中国军在守、退、以多打少、游击等战斗,很难在这样的战斗中遇到大量冲锋的日军步兵。

    再说面对武器的不断升级,日军再也不会像当年旅顺打俄军一样,靠着人海战术去拼阵地了。

    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比如日军认为非常重要的阵地,非拿下不可的,目前至少是三营,还没有遇到。

    三营现在面对的敌人,一般也就是个中队级别的,很少有大队级别的,让秀才他们射杀了十几个人后,就受不了了,肯定是要采取措施的。

    就像今晚日军进攻馒头山,从兵力上来说,至少是大队级别的,但由于阵地宽度不大,兵力展不开,只能是一个中队的投入。

    因此,在秀才他们狙杀了十几二十来个鬼子散兵后,鬼子果然开始急了,他们一个中队满打满也就二百人左右,这么死,死不起啊,估计到明天天亮后,都会被射杀光了。

    鬼子中队长见刚才的迫击炮“消灭”了中国军的轻重机枪,现在这些步枪零星地冒了出来。

    按平常来说,这些零星的步枪,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的散兵攻击,但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是遇到了中国军的精锐部队了。

    这么精准的枪法,而且是群体性的,确实少见,从稀稀拉拉的枪声中,鬼子中队长听出了沉着和不屑,而他们自己人不断地倒在阵地前,更是显示出对面这支部队的可怕之处。

    日军中队长本来想叫大量的优秀射手来压制对方,但由于在夜间,对手的射手又在隐蔽的角落里,这个效果不明显。

    就算是对射能压制住中国军,估计也要大量的时间来甄别、对射、博弈、躲避等麻烦的事情。

    这样一来,时间将会过的很快,难以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这个中队长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战术。

    就是轻重机枪的压制,特别是九二重机,在步兵的战场上,除了炮弹以外,是子弹中的王者了,可以统治整个轻武器的战场。

    刚才迫击炮已经“消灭”了“重庆军”的轻重机枪,日军中队长认为,现在九二重机和轻机枪根本不用惧怕对方已经不存在的马克沁重机枪了。

    于是,日军机关枪中队配属到各个步兵中队的机关枪小队,在这个中队长的命令下,开始对馒头山这些零星亮起的步枪火力点,开始了疯狂的扫射和火力压制。

    一时间,中国军前沿阵地上几乎没有人敢抬头开枪还击,趁着这个机会,前面蛰伏的鬼子散兵,又开始了快速前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