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行市  洛河鬼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品山货店里里外外被分成了五六层,最外面的一层用来摆山货、做生意,再往里分别是会客厅、餐厅、厨房、储货间、干燥室和卫生间。

    那间干燥室是专门用来存放烟草的,山婆婆是个非常有腔调的老烟民,她家里有三支旱烟杆和两个烟斗,分别用来烧不同的烟草。山婆婆说,每种烟草要放在不同材质的烟锅里烧,才能激发出烟草最醇厚的味道。

    山婆婆似乎很喜欢我们这些辈,吃过午饭之后,她就拉着我们到了会客厅,点一锅烟草,吞云吐雾间,慢慢说道着阴都里的种种门道。

    没多久,会客厅里就变得烟云弥漫,说来也怪,这些烟云并不呛人,反倒有股子格外清香的草药味儿。

    听山婆婆说,以城市中央的大烟囱为分界线,整个阴都被分成了里外两层。

    靠外的那片地界,住得全是从外面迁居到这里的人,而位于城市深处的七个大街区,住得都是在阴都土生土长的老人,这七条街的前身是阴都境内最早的七条老巷子,如今老巷子已经变成了新街,但七道巷子的名号依然保留了下来。

    烟囱下方有一个地下发电厂,城区内的电力完全靠它来维持,而在烟囱的西北方向,有一片特意开辟出来的开阔地,洛水九中就坐落在那里。

    在学校的对角线上,则坐落着阴都地界最热闹的夜市——行(hag)市。

    那是个专供阴都的修行者接私活的地方,所谓私活,说白了就是一些镇鬼除邪的任务,阴都周边是一片被邪气笼罩的草川,常年闹鬼,七百年前,阴都的老城主建立了行市,重金聘请外面的修行者前来镇邪,可草川那里的邪祟简直就像岁岁不绝的野草,镇了一茬又出一茬,永远镇不干净,而当初老城主建立的行市,也一直被保留到了今天。

    七百年过去,行市也从最初的门头变成了阴都境内最大的夜市,而行市中的各种规则条框,也在这七百年内慢慢得到了完善。

    想要从行市接取任务,必须先经过一个测验,过关了,才能在行市注册为捕役。

    山婆婆说,之所以设置这么一道门槛,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修行者,修为良莠不齐,以前没少见过修为不高的人为了养活自己,跑到行市接大活的,结果活没干好不说,还丢了性命。

    有了这道坎,才能确保每一个注册为捕役的人,至少有最基本的保命能力。

    而行市中发布的任务,也按照难易分成了四个级别:浮游、摄魂、颇离、烛阴。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捕役们的人身安全,要是把太难的任务分发给修为不高的人,那无异于谋害人命。

    任务越难,收益也相对更大一些,不过由于近些年阴都的资金吃紧,佣金普遍不高,浮游的任务一般只给五十到两百块钱,就算是烛阴级别的任务,拼死拼活做下来顶多也就是能赚个两万三万的。

    到行市里接任务的人,大多也不太在乎这些,反正就是赚点外快,顺便磨砺一下修为,增加一点实战经验,也没指望靠这个大富大贵。

    同时山婆婆也提到,行市那边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发放过烛阴级别的腰牌了。

    山婆婆说得越细致,我心里就越是疑虑重重,于是找了个机会问婆婆,镇邪除恶,不正是行当人的天职么,为什么到了阴都这里,镇邪除恶反倒成了一门生意?

    山婆婆就笑了:“你能这么想是很好。可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这个行当里的人,是不是也要吃饭,也要赚钱养活自己?钱从哪里来,还不就是靠手艺赚来的么。”

    乔三爷也附和道:“帮别人驱邪镇鬼,拿人一份钱财,大家只结善缘,却又互不沾因果,皆大欢喜,本来就是好事。”

    就听山婆婆这边说道:“行市能发放的任务,大都是些活,在我们国内行当里,最赚钱的活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