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山海  洛河鬼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初我以为这本书是用羊皮编织而成,再以龟甲包壳,直到细细观察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的书页其实是用羊毛细密地编织起来的,工艺之精湛,即便以现在的技术恐怕都很难还原,羊毛中掺有玄铁丝和防腐粉,可保古书万年不腐。

    而这本书的封皮,就是用整块龟甲打造。

    龟甲原本是带着弧的,却也不知道古人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工艺将它处理平整,龟甲与书页细密地贴合在一起,没有用胶粘,没有用线缝,就像是活生生长在一起的一样。

    每一张书页上,都带着淡淡的灵韵,这些灵韵虽然稀薄,却纯净苍朴,浩浩如海,难以看出深浅。

    书中所载的内容,是古人对洛书图络的解析,开篇一副九宫脉路图,乃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以五局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而后面的内容,则是对这副脉络图的解释和应用。

    由于洛书本就是阴阳五行万术之源,将人宗六门古艺和其相互对照,竟也能产生新的心得。

    收魂、走阴、鬼点灯,画皮、摸骨、三仙符,越是深入地了解这六门古艺,就越是让人心惊。

    我现在终于明白,师父为什么在传我这六门宗法的时候特意告诉我,术法本无善恶,正邪只在人心了。

    这六道古术,如果溯本归源的话,全部都是阴术,且阴中带邪,要想将术法的威力全部发挥出来,必然要以邪气来做加持,人宗一脉只以不掺邪气的念力施术,术法的威力至少要打六成折扣。

    说的直白点,这六门古术,都可以被看作通常意义上的邪术。

    虽是邪术,但也能遇邪则强,以邪制邪。

    待我花了一夜时间将洛书古本看完,心中还隐隐有种怪异的感觉,仿佛身在陋室之中,就能感应到山威海势,闭上眼,巍峨高山自脑海中浮现,山下便是海,海中便是山,破浪之音仿佛不绝于耳。

    这种感觉看似详尽清晰,却又山影虚靡,浪音冥冥,给人一种如梦幻泡影般的错觉。

    极度的实,极度的虚,虚虚实实如影随形,道不见大相,却隐隐然让我体味到了形而上的境界。

    合上古书的那一刻,我心中依然是波澜壮阔,同时又有点莫名其妙。

    好像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已经触摸到了某种机缘,可这道机缘又离我很远,望山跑马,遥不可及。

    直到心绪渐渐平稳下来,我又细细去回味书中的内容,才惊讶地发现,书中竟然提到过“四方天”。

    想到这儿,我又翻开古书,找到了写有四方天的那几行文字。

    写下这本书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他的世界观依旧来自于天圆地方说,书中记载:地方分四象,一象一天,苍天罩地,四天乃天外之天,四天融,天地寂灭,合称四方天。

    意识是说,在大地的四个方位,有四片天穹,苍天笼罩着大地,而这四个天穹独立于苍天之外,是天外之天,如果四天融而为一,我们所在的世界就会消失,这四道天穹合称为“四方天”。

    这里提到的四方天,和师父口中的四方天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暂时还很难下定论,但我想,天宗的人之所以寻找这本书,应该就是因为书中藏有与四方天有关的线索。

    可我又细细翻了翻古书,却发现书中只提出了四方天这个概念,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的诠释,要想靠着这么一本书找到四方天的所在,无异于痴人说梦。

    问题是,天宗的人应该没看过这本古书吧,如果他们看过这本书,现在也不用下功夫来找了,既然没看过,又是谁告诉他们,书中藏有四方天的线索的?

    我心里正犯嘀咕,古建平就推门进来了。

    当时是早上九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