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画影中的女人  亡灵信号之午夜之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雕塑的玉质本就属于软玉,不够坚硬,加之年代久远,人偶落地的直接就碎成了几瓣。两人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有帛书!”蹲在地上的郑琪眼前一亮,从摔坏的人偶腹部取出一个香烟大小的一个小卷轴,手指轻轻捻开,果然是一块写有字迹的丝帛。

    上面是竖排的四行行草:

    书当快意读易尽,

    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

    好怀百岁几回开?

    笔迹俊逸洒脱,看得出来,和前院地下死亡空间中镜子两边的条幅应该是同一人所书。李旦仔细看着几行古诗,发现字里行间有某种联系和暗示。郑琪看到他思索的表情,也就没有说话。

    看起来是一首藏头诗。李旦分析着说道: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末两字相连是四个字,书尽客来;后两句首字相连、末字相连也是四个字,世好此开。

    八个字连起来读就是:书尽客来,世好此开!前一句意思我不是很明白,后面这句是不是说,遇到世道好的时候,这份帛书就会开启?”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帛书怎么会有宋朝的诗呢?我在大都会博物馆看过长沙出土的楚国帛书,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来看,帛书都是先秦以前的存在,可这首绝句是北宋陈师道写的,这里面会不会有造假的可能?”郑琪又有些不确定了。

    虽然,李旦对古文化没有什么太深的研究。但感觉考古没有发现未必说不通。譬如,这行草书也是汉魏以后才出现的,而死亡空间的那副字是用的唐朝王建的诗,很明显,这个帛书只是写在丝绸上的东西,并没有规定后世就不能用。也许是宋朝以后写就放到这个上古的人偶里的,也未可知。

    郑琪已经此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藏头诗和《洛神赋图》又有什么关系吗?”

    对此,李旦完全是一头雾水,毕竟《洛神赋图》的真迹两人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比较和联系。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把帛书正面反面仔细看了无数遍,没有任何新的发现。在郑琪的坚持下,他们又下了三次井,最终确认,下面的通道里确实没有隐藏任何可以打开的机关,李旦也没有再听到铁云奶奶的声音。

    第三天傍晚,李旦在院子里捧着这份奇怪的帛书冥思苦想。从接触这件事情开始,一首首古诗就不断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出现,诗背后的名字,个个都大有来头。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大诗人宋之问、一曲动全唐的杜秋娘、还有王建、刘十九,这些耳熟能详的人名又意味着什么呢?

    想着想着,思绪自然而然地回到了自己身上。扪心自问,李旦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意,关键是太容易被人拿来开玩笑。小时候问母亲,为什么不给自己取一个正常些的。母亲说,名字是父亲给他取的,李旦这二字本是唐朝的一个皇帝的名字。

    这位皇帝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儿子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连妹妹是太平公主都是才貌双全,可以说每个身边的人都大大的有名。

    而李旦本人完全没什么存在感,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逃过武则天的杀戮,还幸运地两次坐上皇位,最后寿终正寝。

    这说明,平淡或者说平庸有时意味着好运。李旦每每想到父亲的这个解释,都有些不以为然。可老人家在自己还没学会叫爸爸时就去世了,也不好去质问,时间久了,也习惯了淡然处之。

    一丝清凉划过面颊。

    “下雨了,别把帛书弄湿了。”郑琪从厅里探头提醒道。

    赶紧看向手中,帛书上已经落了一些雨点,水渍晕开,上面的字迹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下糟了!

    先是失手打碎了阴阳人偶,此刻若帛书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