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四章 边城将出  文艺界奇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言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实体书会很快就发,却没想到等了一个多月,出版社那边才弄好。 .

    之所以会这么久,主要是因为出版社那边是想等到英文版的译出来之后,中国和欧美同步发行。

    这么做也是因为出版社那边非常看好《麦田》在欧美的市场,毕竟这书的背景就是美国纽约。

    而在文艺界上,不论是中文板块还是英文板块,关于《麦田》译文版的呼声都是最高的,远远超过了庄言其他的书。

    之前,《活着》的英文版已经在欧美发售了,销量虽然不是特别高,倒也差强人意。其中,在北美的销量最高,首周的总销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到了后面,销量逐渐下降,但是每个星期也能有个两三万的样子。这个销量,就算是北美土的书也很难做到,当然也打败了大部分中国翻译过去的侠义。

    不得不,这个世界,中国的侠义比庄言想象地要火一些,而且侠义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一地,武侠风早就蔓延到了全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刘鹗的《老残游记》虽然不算是侠义,却是中国翻译过去比较火的一,很多外国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四大名著,却知道有一《老残游记》。

    不过,《活着》的销量能够这么好,其实跟辜鸿铭脱不开关系。有很多外国人可能不知道《活着》这书,也不知道庄言是谁,但是他们却知道辜鸿铭这个人。

    可以,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最初的印象都是来自辜鸿铭,甚至很多人以为中国也就这么一个文学家而已。

    当然了,现在欧美那些国家在中国面前也没什么好骄傲的了,早些年他们还能吹比自己国家有多少多少文学大师,但是这些年这些大师们一个接一个地过世,却没有新的文学泰斗冒出来。

    所以现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大家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关于同步发行的事情,于海之前还打了个电话跟庄言聊了好长时间,他的意思是希望庄言能够配合出版社那边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媒体宣告一下实体书发售的事情。

    这个新闻发布会,除了会通知媒体到场访问之外,在结束之后,还会组织一场新书签售会,算是一举两得。

    按理,于海的这事很靠谱,对新书的销售肯定是有好处的,不过庄言实在是懒得露面,所以就直接拒绝了。

    他还笑着对于海,只要是不要露面,叫他怎么配合宣传都可以。

    而于海则是没好气地反问,如果不露面,那也叫配合宣传?

    不过虽然没有庄言配合他们搞什么新闻发布会,出版社那边倒也是把宣传工作做得风风火火。

    估计也是出版相信庄言的这个金字招牌,对销量很有底气,所以在宣传上花了不少心血,而且他们还把手伸到了国外。

    现在在美国,特别是纽约,人们经常能够在路上看到写着《the catheterthe rye》的广告牌。

    而且也不知道出版社是从哪找的资源,竟然牵线搭上了美国一档读书栏目,节目里面找了几个专家特别推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书。

    这种大力宣传也收到了效果,就在刚才,姚谦打电话给他汇报了第一个星期《麦田》的销售情况。

    出乎庄言意料的,第一个星期,这书在中国卖了两百万,但是在欧美,这书的销量却高达两百八十万,比国内的销量高出了接近三分之一。

    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却又在情理之中。虽然这书是中文书翻译过去的,但是写的却是美国的事情。

    而且中文版之前在上已经连载完结,而英文版却没有,这也是影响销量的一个因素。

    新书的畅销自然不必,但是新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